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传真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语录”被围殴,钱文忠有苦难言

http://www.CRNTT.com   2010-09-18 08:28:35  


 
叶匡政:漏洞矛盾比比皆是

  叶匡政认为“钱文忠语录中,充满漏洞、彼此矛盾的论述比比皆是”,并举例来说明自己的看法:“比如他说‘在今天的传统文化热中,还有很多让人担忧的东西,除了过度娱乐化,最让人担心的就是过度商业化。’在另一处谈《开心辞典》国学节目时他又说:‘《开心辞典》还是一档娱乐节目,只是我们用这个娱乐的旧瓶,装了国学的新酒而已。这只瓶子装醋还是装酒,瓶子其实无所谓,主要是里边的内容。’这么说话,就叫自己掌嘴。再比如他说:‘我们的传统是断裂的。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实际上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现在所讲的传统,基本上是清朝雍正以后形成的,与汉代、宋代、明代的到底有多大关系,很难说。’在另一处他又说:‘不讲公德(私德都还比较讲),不讲秩序(到现在还没有排队的概念),不尊重法律,这都是中国传统的致命伤。’接着他又说:‘我这个人身上既有东方的传统,又有西方的传统,这是家族赋予的。’看到这里,别人忍不住会问,你说的这些个传统究竟分别是哪些传统?”叶匡政指出:“钱文忠语录经不起推敲,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他的表述非常不严谨,很多地方都是一种漫无边际、大而化之的说法,看不到学术表达的基本功,像中学生说话方式。这种话语方式,出去演讲或许还能忽悠一些人,一旦落到纸上、写成文章都有问题,更别说编成语录了。”

  叶匡政认为“钱文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瞭解,也极为肤浅”,并解释:“我很早对他就有这种看法了。季羡林去世未满10天,他就频繁地在博客里发表讨伐‘罪人’‘坏人’的檄文,是犯了中国丧葬大忌的。按说他是一个宣讲传统文化的人,不至于连这点都不懂。儒家说要‘慎终追远’,一个‘慎’字表明了传统文化对丧葬的全部态度。如今,农村里至少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不去闹各种纠纷,这是对其他有哀伤之情的人的一种起码尊重。那时我就写文章批评过他。”

  叶匡政认为这两本语录的出版,“折射出的就是‘钱文忠现象’。一个没有什么文化修养与学术积累的人,竟然可以四处演讲,兜售自己的观点。钱文忠自己的语录是:‘中国现在最没有的,恰恰就是文化’,他是深知这一点的,所以在四处宣讲‘文化’。看他天天在媒体上讲那些不靠谱的话,真正有文化的人反倒无语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