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 |
“与时俱进”的海外官员培训 | |
http://www.CRNTT.com 2010-05-12 10:39:43 |
第一次官员留学热: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如何搞建设 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伊始,急缺建设经验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发现以前的干部教育经验只适用于搞革命,对于如何搞建设却是毫无头绪。最好的捷径当然是向“苏联老大哥”取经。 时间:1950年~1965年 代表人物:邹家华、钱其琛等人 主要课程:科技工业知识作为援助计划,苏共为中国培养科技干部 1951年7月,375名优秀青年云集北京,准备去苏联留学,这其中有红军将领、技术人才,也有青年干部。到达苏联后,他们分别被安置进入莫斯科第一医师进修学院、莫斯科机床工具学院、莫斯科铁路运输工程学院等高等院校学习。在建国初期,去苏联的留学生主要学习的是科技知识。这也是苏共对新中国援助的一部分。在1956年,苏共中央曾经作出一个为中国培养科技干部的决定,允许苏联科学院每年接收118名中国专家进入研究生班学习,接收20名中国科学院科研人员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 1950至1963年共派赴苏东留学生近万人 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1965年后基本停止向苏联派遣。据教育部统计,1950至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594人,其中,苏联8357人,东欧各国925人(东德、捷克、波兰3国共占近7成 ),西欧和亚洲各国只有17人。 而在当时,能够去苏联留学是莫大的荣耀。留苏人员中包括江泽民、李鹏、邹家华、钱其琛等以后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物。其中江泽民是在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厂实习,李鹏则是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力发电系的毕业生。 学成结果:推进新中国工业、科技发展 其实当时,中国学习苏联的政治模式,主要是通过引进苏联的相关干部教育书籍等。而去苏联学习的干部主要还是学习科技工业知识,比如江泽民回国后就担任了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动力分厂厂长等职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官员在苏联的经历对其政治仕途、思想有着深远影响。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