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后政局与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20-02-09 00:05:12  


 
  蔡英文在选举结束后发表的胜选感言中透露出的信息并不让人乐观。一是,她向国际社会表达了维护台湾“主权”的决心,这不可能让两岸冷对抗的状态得到缓和。二是,她明确提出了未来两岸重启良性互动的“八个字”,称之为“让两岸人民拉近距离、互惠互利的唯一途径”,⑦并对这四个概念逐一进行了解释,不留任何模糊解读的空间。三是,明确对“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说不,但并未提出任何共同政治基础和缓和两岸对抗的新论述。

  (二)蓝营走势

  国民党两场选举惨败,铩羽而归,党内要求反思两岸政策、进行人事改革、党务主管更替的呼声再起。韩国瑜虽然掀起“韩流”,超热选情,得票率比2016年的朱立伦高出7.6%,多获171万票,但最终以260余万票的差距败北。而且,与2018年“九合一”选举完全相反,此次韩国瑜祇在6个县市取得优势,在16个县市败给了蔡英文。2018年“九合一”选举后,原本在政党支持度上远远领先民进党的国民党,在此次“立法委员”选举中依然是“立法院”中的少数,全面败给了民进党。

  未来的国民党,一是,缺乏领军人才,未来一段时间领袖人才的培养值得关注。不少民众认为,本次韩国瑜参选获得552万多票,而且其造势场合的热度甚至超过马英九全盛时期,如果国民党内派其他选将出来,可能得票更差。这种观点不无道理,国民党内不是没有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在马英九之后,确实没有涌现出来有担当、有能力、有威信、有视野的领袖人才,这也是国民党内山头林立、内耗严重、选举折损的重要原因。二是,关于两岸论述的讨论、论述及未来趋势值得高度关注。选举结束后,国民党内对党的定位、国家认同、两岸关系问题的争论再次掀起,这反映出国民党内部分党员的严重信心不足,也反映出国民党缺乏论述的严重危机。三是,罢免韩国瑜议题可能继续延烧。韩国瑜刚刚帮国民党拿下的南台湾重镇高雄市,因其参选台湾当局领导人而引发罢免程序。如今,选举已经落幕,罢免韩国瑜的程序还在持续推进。依据“选罢法”的相关规定,罢免程序分提议、连署、投票三阶段。投票阶段,同意罢免票数多于不同意罢免票数,且同意票数达原选举区选举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罢免就会过关。从票数上看,无非需要57万票,如民进党强推,应不难过关。这个投票将在2020年5月份举行,那时正是蔡英文第二任期开始的时候。届时高雄市长重选,民进党收复失地,国民党雪上加霜,祇怕未来面临着更为艰难的局面。

  (三)第三势力走势

  由于“共同体”的排异效应和最终的“弃保效应”,宋楚瑜领导的亲民党尽管有郭台铭加持,但依然仅获得了61万票,远低于2016年的157.6万票。柯文哲领导的台湾民众党政党票超过150万票,囊括5席不分区“立委”,成为“立法院”内第三大党。但是由于民进党单独过半,台湾民众党不是“关键少数”,因此其制衡作用有限。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