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台湾选后政局与两岸关系

http://www.CRNTT.com   2020-02-09 00:05:12  


 
  (一)“二合一”选举结果形成的现象原因

  首先,韩国瑜存在正当性不足的致命伤。本次选举,国民党候选人韩国瑜有天然的缺陷,这是众所周知的,刚当选高雄市长几个月就参选台湾当局领导人,必然引起高雄市民和岛内民众的不满。他们是否谅解韩国瑜并投出关键的选票,对韩国瑜至关重要,也是观察韩国瑜能否胜选的关键。民进党正是看到了韩国瑜的这一致命弱点,在选战中反复强调、极度渲染,并引起了青年人等选民群体的共鸣。选票给出了最精准的答案,韩国瑜在他的大本营高雄市一败涂地,狂输蔡英文48万票,比起他当选高雄市长时少了23万票,大约减少了20%的选票。韩国瑜被美国学者任雪丽(ShelleyRigger)称为国民党“不对的候选人”,①最终不仅没被选民原谅,反而被选民惩罚,这不得不说是国民党和韩国瑜“血的教训”。

  其次,蔡英文操弄“亡国感”,引发了岛内部分选民的危机感和焦虑感,并激发了高投票率。十九大之后,“台独”走不通、两岸“必须统”也“必然统”的大势日渐分明。民进党当局通过故意曲解“1·2重要讲话”、插手并操弄“香港反修例事件”,让岛内民众感觉到,其生活方式和所谓相对独立的状态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被打破。民进党当局精心炮制出的这条竞选主轴,让片面误读“1·2重要讲话”和香港街头暴力事件的部分台湾民众感觉到强烈的不安全感。国际反华势力、岛内“台独”势力以及绿色媒体极力操弄、抹黑、歪曲,用“恐惧共产党”偷换掉“讨厌民进党”的巨大声浪,在信息片面化、国际和岛内媒体铺天盖地的配合下,不少岛内选民选择了相信这些陈词滥调和歪曲言论并反应到投票中去。这也从现象上反应出了岛内民众对“一国两制”的误解,对统一后状态的担忧,对未来两岸进一步走近的疑虑和排斥,反应出岛内部分民众不甘心“被统一”的危机感和焦虑感。②1月9日,韩国瑜凯道造势超过了马英九2008年的全盛时期,不仅催动了蓝营的投票率,更引起了绿营支持者的警觉和危机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催发了高投票率。

  第三,这是美国等外部势力积极介入岛内选举的必然结果。众所周知,美国不信任韩国瑜、不看好韩国瑜,在本次选举尚未鸣枪起跑,就明确选择了蔡英文的民进党当局继续执政。这无论是从美国学界、政界尤其是美国国会部分议员的言行中,美国跟民进党当局进行的反大陆介入选举的各种演习和措施中,美国颁布的有利于民进党当局的“涉台法案”中,还是美国公开出面为蔡英文当局稳住所谓“邦交国”中都清晰可见。无疑,美国等涉台外部势力积极鼓吹西方式民主自由,肯定台式民主,渲染大陆“狼来了”的恐怖气氛,使得民进党当局无论在竞选主轴的确定上、动用公权力肆无忌惮地介入选举上等诸多方面都有了更足的底气。美国在西方式选举方面经验丰富,对如何操弄和赢得选举瞭若指掌,加之它对台湾社会的掌控细腻深入,它的公开选边站对愿意充当国际社会“模范生”的部分台湾选民来讲,无疑具有非常强烈的引导作用。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