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大陆对太平岛要提前有所预判

http://www.CRNTT.com   2017-01-25 00:03:17  


 
  台湾未来可能放弃南海U形线及太平岛变相“军事基地化”

  蔡英文执政后的台湾民进党当局在海洋问题上与美、日站在一边将是必然的趋势与政策选择,在南海政策可能采取迎合与符合美国亚太政策的做法。这主要是由亚太海洋形势趋紧、美日对民进党压力以及民进党自身内外政策所决定。

  首先,民进党推行“亲美”政策。蔡英文上台后,民进党的对外政策是“靠美”、“联日”、“南向”、“西守”,采取“亲美”路线,而不是马英九执政时期所实施的“亲美”与“和陆”的平衡策略,更不是“政治安全靠美国、经济发展靠中国(大陆)”的政经分离策略。一方面,民进党认为马英九执政八年来的两岸政策是“倾中”,不仅让台湾经济丧失自主性,而且产生“政治倾中”危险,必须给予制止。因为,台湾社会主流民意是既要发展,更要“主权”与尊严。台湾的生存与主权高于经济利益,这是“太阳花运动”发生的缘由,也是马英九支持度走低的根本。执政后的民进党基于维护主权利益与回应主流民意需要,也不会再走马英九的道路。加上未来若干年内,中美之间冲突的持续上升将是新常态,美国与日本的“战略抗中”已经成型,不仅表现在东海与南海争议上,而且贯穿于中国大陆推动的“一带一路”战略之中。故未来民进党一定坚定地站在美国和日本一边。

  其次,美、日在南海问题上持续给台湾当局压力。马英九当政期间,美方就要求台方说清南海U型线的法理依据。如2014年9月13日,司徒文公开提出:美国重返亚洲的目的当然是为了中国。认为九段线不合理,也不符合国际法规范,更被国际社会认为可笑及愚蠢。他建议台湾认真考虑放弃九段线的南海主权主张,改以实际控制的太平岛基准,宣称经济海域向外延伸200海浬,改用国际法规范提出领土主张。美方的政策行为,表面上是要台方说清楚,实质是要台湾方面“放弃对南海诸岛的主权主张”。蔡英文执政后,美方在南海问题上对台湾当局的压力依然会存在。特别是大陆否定仲裁案,菲律宾为经济而搁置“仲裁结果”后,美、日可能会给台湾更大的压力。因此,蔡英文执政当局唯美国马首是瞻的外交政策,可能放弃南海的十一段线,使大陆失去九段线基础,在明知故犯的情况下破坏两岸现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