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民进党执政 两岸关系结构性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6-11-15 00:07:29  


 
  大陆方面对现状的论述最为清晰:两岸现状在本质上是一个中国,主权统一。国台办声明指出:“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虽然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美国方面对现状无清晰论述,但它为现状下了明确的定语,表述为“我们定义的现状”(status quo as we define it)。那么什么是美国的定义,可以从美国台海政策的依据中分析。美国长期以来宣示以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为其制定和实施台海政策的依据。对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美国一再声称,对中国的“一个中国”立场使用的词汇是“认知”(acknowledge),而非更为正式的“承认”(recognize)或者“接受”(accept)。而《与台湾关系法》的立法依据则是《三藩市和约》,所以客观的说,美国官方是把“台湾地位未定论”作为现状本质的。

  比较蔡英文、大陆和美国对现状本质的论述。首先,如上文所述,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宪法’架构”的一中意涵已经不强,而蔡的“‘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则与此意涵相去甚远,蔡对现状的本质认识与大陆没有共同的联结点,因此未来大陆和民进党要在本质问题上取得共识可能性非常低。其次,蔡的“‘中华民国’宪政体制”暗示其民主性,并且与一中意涵保持距离但又不具有颠覆“宪政体制”的革命性,这与美国的“未定论”立场中包含的住民权利,不接受但认知一个中国立场又较为相近,因此蔡以“宪政体制”这一对现状的本质性认识与美国达成妥协。最后,“宪政体制”是“中华民国”的“宪政体制”,其宣示的稳定性,与大多数选民,尤其中间选民对维持现状也就是上文论述的维持非战状态的偏好也能接近,这是蔡英文两岸政策的最大依恃。

  2)“现状”的共同政治基础不复存在

  现状是政策制定的客观依据,同时也是政策实施的结果,因此维持现状的基础事实上也包含着制定和实施两岸政策的基础。前文所论的现状的本质是原则性的,而这里所论的现状的基础则是政治性的、妥协性的。国台办对现状的论述是“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虽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2008年以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关系实现了和平发展”。该论述的前半段,“1949年以来海峡两岸虽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这是前文提到的对现状本质的论述。后半段“2008年以来在九二共识基础上两岸关系实现了和平发展”,则是对现状基础的论述——两岸2008年至今的当前现状,其基础是“九二共识”。国民党方面则宣示,两岸现状的基础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并且马英九亦强调现状是2015年的现状,也就是7年多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构成的现状。比较国共两党各自宣示的现状基础,一方面在政治性上有一定共识,虽然大陆侧重“九二共识”中的“一个中国”,而国民党侧重“九二共识”中的“各自表述”,但也包含有“一个中国”意涵;另一方面,在现状的时间范畴上高度一致,两党均认可所谓“现状”是2008年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构成的现状。因此,“九二共识”具有政治性和妥协性,是国共两党所取得的艰难的平衡点,在国民党执政条件下,也是两岸现状的平衡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