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分析:香港分离主义思潮的社会成因

http://www.CRNTT.com   2016-09-23 00:16:44  


 
  至于两地民众之间的摩擦冲突,须知内地与香港从根本上而言,在民族、文化、宗教等方面都不存在严重对立的基础,因此世界其他地方由这些原因导致的冲突,绝不可能在内地与香港之间发生和扩大。关键在于,两地官方要在政策上互相协调配合,在民间要做好民情的疏导工作,例如内地协助打击水货客的行动、香港宣扬好客之都的精神、将本土主义演绎为乡土情怀等,都是相当积极的讯息。

  政制发展停滞 传统抗争手法失效后的混乱

  原本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香港市民就将有史以来第一次投票选出他们的特首,可惜最终事与愿违。政改的失败,带走的不仅是香港人对普选特首的期待,还有框架性或者说是体制内的抗争手法。

  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游行示威,不能给香港带来政制向前走的成果,占领马路、闹市掷砖便陆续有来。当带有国家民族情怀的民主诉求不能有实质性进展,“港独带来自主”的想法便应运而生。

  未来香港势必要重新面对政改这一议题,有了上次的失败经验,各方都应以更加务实、理性的态度,寻求达成共识的折中方案。

  尤其对于传统反对派而言,他们更加应该意识到,发动及参与类似占领行动的行为,没有可能令中央和特区政府在原则性问题上有任何让步,相反只是自寻打击,因为当这种去到尽的行动都无法争取到任何实质进展,所呈现的效果只能是证明发起者的无能和天真。

  不过对于建制派和政府而言,同样必须要明白的一件事是,政制发展的停滞不前,将拖累很多社会议题无法进一步解决,更会令分离主义的思潮有机可乘,到最后于自身亦并无好处。因此未来当政改议题重临之时,建制派和政府有责任充当有效的沟通桥梁,并且引领社会舆论在符合基本法框架的基础上,对政改展开讨论,避免话语权在一开始便落入别有用心之人的手中。

  任何一位特首都要向分离主义大声说不

  正如本文开篇所述的那样,部分人将近年“港独”思潮的抬头,与特首的言行联系在一起,认为是特首故意挑起了有关话题。可能梁先生做得的确有不足,正如任何政策都难免有得有失,而相信经过一个任期的磨练,他亦会反思有哪些部分可以改进。

  但是梁先生所说的一句话,理应得到公道的评价:“香港出现分离、分裂国家的思潮,作为特首,我有责任提出了要大家警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