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台湾论衡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新一轮改革的七大支柱

http://www.CRNTT.com   2013-08-30 08:31:05  


深化改革已然成为政策的核心主旋律,新一届政府也表现出了更强的决心。
  中评社香港8月30日讯/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11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对于正处转型期的中国而言,当前正是变革的最佳时间窗口。此次政治局会议明确了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确定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深化改革已然成为政策的核心主旋律,新一届政府也表现出了更强的决心。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它会给出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蓝图、实现路径和推进时刻表。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文章分析,我们判断这张改革蓝图由七大主要支柱构成:

  首先是行政体制改革。这是先行之举,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其未来主导方向是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划定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

  行政体制改革是所有其他改革的基础——在整个改革体系中,行政体制改革是最先行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重新梳理中央政府各部门设置,即大部制改革,旨在简化机构提高效率;重新调整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向地方放权,提高基层自主性;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向企业和社会放权,只有政府收缩了,其他两者才能伸展。在年初推出一系列机构改革和简政放权措施后,再次强调对地方政府进行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要求,显示了自上而下、循序渐进的逻辑和执行决心;而反腐倡廉、地方债务审计等措施,都是为下一步改革做出铺垫。

  其次是财税、金融和要素价格改革。它们既是一揽子的最小改革方案的内核部分,也是对1992~1994年价格-财政-金融整体但未竟改革的最新呼应。1992~1994年的大转型确实奠定了后续20年繁荣的根基,但其中未竟之义又是目前众多后遗症的根源,这次是再推系统改革的升级版本。

  再次是土地和户籍改革。这两者是释放新型城镇化增长动力的关键——土地和户籍制度改革是新时期进一步释放土地和人力两大核心生产要素活力的关键,更关系到城镇化目标的实现以及农民利益的保护,事关经济社会稳定以及长远发展。它们也将是此次三中全会最值得关注之处,也是未来最有可能出现重大突破的改革方向,并与年底可能计划推出的新型城镇化方案形成对接。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