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中评观察:香港传统政党新旧交替的困惑

http://www.CRNTT.com   2016-08-23 00:17:18  


叶刘淑仪告诉中评社记者,知名度是新旧参选人支持度天差地别的原因所在。(中评社 庄恭诚摄)
 
  政坛碎片化分薄票源

  正如区诺轩所言,参选名单数量多是今届立法会选举的一大特点。而在时事评论员陈志豪看来,这一特点背后所反映出的,是整体香港政治版图碎片化的趋势。

  “对普罗大众来讲,可以选择的候选人太多,但是大家手上只有一票,所以就会导致每一位候选人平均所得到的支持,被大大分薄。尤其今届有这么多新人出现,虽然部分有政党背景支持,但是始终支持度会因候选人增多而被分散,所以新人的支持度普遍不太高。”

  陈志豪续指,过往以建制派和泛民为划分的香港政治版图,到如今建制派的稳定性仍相对较高,泛民则转变为“非建制派阵营”,其中除了有传统走温和路线的泛民,近年还有本土派、激进派等新的分野。而他认为,这种碎片化的情况,或者说是新政治团体对旧政治团体的竞争和分裂,在非建制派阵营一边更为激烈,给非建制派阵营带来了更多竞争和挑战。

  如此一来,在政坛格局出现新变化的今日,理念相对温和的传统政党,要如何在不大幅修改既有路线的前提下完成新旧交替呢?

  田北辰认为,从选举策略的角度出发,或许可以考虑运用一张参选名单带两名候选人当选的模式,即集中票源争取支持,而不是分拆两张名单,通过配票争取多个议席和新人接棒。长远而言,他指传统政党的新人现时面对的竞争太少,令大众难免对新人的名字不够熟悉,因此各传统政党应给新人更多机会,让新人在公众面前接受更多锻炼。

  而在路线和理念的调整方面,香港城市大学专业进修学院学术统筹(公共行政及管理)宋立功指出,传统的泛民阵营至今未能在“港独”问题上有清晰的立场和表态,亦未能与本土派彻底切割,导致其流失了中间选民的支持,而一些有别于传统建制派的开明建制派,能够与港府保持一定距离,并且敢于对港府的施政提出不同意见,相对而言就吸引了中间选民的支持。

  参选人名单请见:http://www.elections.gov.hk/legco2016/chi/index.html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