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怎样认识经济复苏的稳定性

http://www.CRNTT.com   2014-08-16 11:12:29  


判断中国是否有了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是要看是否展开了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结构大调整。
  中评社北京8月16日讯/今年2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提升到7.5%,与增长率相关的一系列指标,如PMI、PPI和M1对M2的比率等,也都显示了经济回暖的势头,这是令人高兴的事情。

  中国投资杂志发表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建文章指出,但这种回暖并不具有可持续的基础,因为造成回暖的主要动力是外需。国家统计局刚发布的数字清楚表明,决定速度的主体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速,6月比5月提升了0.4个百分点,而同期工业品出口交货值的增长大幅提升了3.3个百分点。从出口增速看,1季度下降3.4%,但从4月起就转为正增长,6月当月增速则大幅升至7.2%。相比投资增速却是从1季度的17.6%下行到上半年的17.3%,消费增速只是从一季度的12%略升到12.1%。

  复苏依靠外需,就要看外需是否能成为持续复苏的依靠,但完全没有可能,因为外需的复苏是建立在美日欧货币泡沫所创造的虚假需求上面。只要看到,直到去年底,美国的工业比危机前只增长了1.2%,日本还低18%,德国还低0.5%,但同期美国股市却涨了超过40%,日本超50%,欧洲也是大涨,就可以知道,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是重归泡沫,而次贷危机的爆发已经证明,是泡沫迟早会破,破就会破在明年这个时候。

  无独有偶,中国目前的经济复苏,也是靠再次回复到次贷危机爆发前的轨道,即还是必须先有外需的扩张,才有国内生产的增长空间。虽然人们早已认识到依赖外需的增长模式在今天已不可靠,虽然必须转向内需型增长的大调整方向早就被提出,但就是没有被认真实施,所以真正意义的结构调整直到今天并没有发生,这就酝酿着很大的风险,即如果美国的金融市场危机再度来袭,中国经济的再次大衰退就会跟着出现。

  当然,6月还有一个需求增长也很快,那就是财政支出,当月的增长率高达26.2%,相应地,6月的投资增速也从5月的16.9%回升到17.9%的水平。但是当月财政收入中的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却是负增长4.5%,这就说明财政的扩张也缺乏可持续性。即便是可以搞赤字财政,但前一阶段“4万亿”的经验说明,靠政府保增长,两年后就保不住,更何况只有“微刺激”。

  文章分析,结构大调整被不断推迟,还是跟以下3个认识有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