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经济复苏需要结构调整到位

http://www.CRNTT.com   2010-06-13 08:55:01  


  中评社北京6月13日讯/欧债危机的爆发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困扰,从相对长些的时间段来看,实际上是2008年金融风暴的延续,问题的根源还在于结构的失衡。

  证券时报发表记者顾惠忠述评文章表示,在治理金融风暴时,全球采取了注入流动性的同一策略。希腊等欧洲国家因为国家及私人过度放大杠杆,导致了债券危机。美国债务规模也非常高,没有发生危机,是因为其债务多用于资本项目的建设,这种支出是具有持续性的,能产生长期的收益。

  尽管美国和中国没有发生债务危机,但经济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全球经济已经越过反弹高峰,中国GDP自一季度达到11.9%将逐渐滑向9%,欧洲经济因为债权危机长期制约消费也将在二季度见顶,而日本低迷不振,似乎只能寄希望于美国了。

  6月9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表示,美国经济已足够强大,足以经受未来财政紧缩措施的冲击。相对伯南克的乐观,华尔街的研究员认为,美国经济或将于今年底、明年初放缓。过去两年中,美国政府的开支防止了经济跌下悬崖,但政府财政刺激措施对经济的推动力已开始逐步消退,至明年有可能完全消失。而就业数据仍不乐观,那样,美国的消费仍会受到制约。伯南克也认为,经济仍面临着重大阻力,美国经济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因金融危机流失的850万个就业机会。欧美制造业“空洞化”实际上这两年并没有什么改变,在新兴产业未成熟前,欧美就业状况恐怕难以明显改善。

  文章分析,中国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已有好些年了,应对金融危机时的超常规投放信贷做法加剧了产业失衡。去年的海量贷款,因为是按照管理当局的要求发放的,商业银行出于自己的安全考虑,选择向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国有企业发放贷款。其结果,对真正需要信贷支持的高科技产业产生了挤出效应;并不缺少资金的央企等大型国企大厅投资房地产,水涨船高的地价对房价的快速上涨形成了较大的推动力;另外一些并不需要资金或对产业前景不看好的企业将钱投向于房市和股市。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