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有公信力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才有长效

http://www.CRNTT.com   2010-10-10 08:34:38  


 
  文章称,9月新政出台,市场反应立竿见影,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国庆期间的商品房成交量大幅下降。鉴于4月新政的效果维持了三个月,9月新政的效果可望维持到年底。不过,即便上海楼市因此进入观望期,同样出台了限购政策的深圳却逆市上扬,成交量是去年同期的3.5倍,更别说那些还没有出台此项政策的城市。这表明市场仍然对政策缺乏信心。市场之所以对政策信心不足,政策发生作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源于房地产调控缺乏核心价值观。经历数次失败的调控以及2009年楼市调控大逆转后,公众对政策的公信力难免会打折扣,而倾向于认为调控政策是投机性选择,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明确的目标。只要宏观经济出现逆转,政府就会放弃对市场的调控。

  政策执行不到位也是重要原因。地方政府作为利益主体,很难成为调控的中立第三方。土地增值税是旧话重提,2007年1月16日,国家税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从次月起正式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征收30%~60%不等的土地增值税。当时市场普遍预期房地产价格将下挫,房地产开发商将大洗牌,但直到现在,土地增值税仍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恫吓工具,对于价格没有多大影响。

  对房地产调控更致命的威胁是灰色收入。有房产研究机构指出,中国25%的购房直接由现金支付,4月新政后北京有60%的二手房交易由现金支付。如果按照王小鲁提出的5.4万亿灰色收入计,可以撬动的杠杆在十万亿元人民币以上。而大部分国有单位与政府机构拥有福利性质的住房,冠之以商品房之名。特权阶层与灰色收入的存在,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改革非常不利,既挑战了政策的效用,更让房产税等调控政策等同于利益群体艰难的自我革命。

  从国际环境看,房地产调控面临丧失信心的货币体系的挑战。由于全球主要央行定量宽松滥发货币,日本等央行将利率下调到零,实际利率为负,中国广义货币的发行量更是超过了美国,成为包括房地产在内的资产品价格上升的罪魁。目前全球正在经历货币信用的崩溃,直接导致资产品价格的上涨,尤其是全球资金横扫过境的韩国、新加坡、越南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

  文章指出,中国的房地产新政必须重塑信用,使公众相信此次调控将是根植于经济结构与社会生活内部的制度性改革,是中国控制通货膨胀的重要努力,是与既得利益阶层的长期较量。政府既有挑战既得利益阶层的智慧和勇气,也有维护货币信用的决心。拥有上述核心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抑制政策的投机和货币的疯狂,使房地产新政收长远之效。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