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收入分配改革 绕不开的命题

http://www.CRNTT.com   2010-04-19 08:45:00  


在收入分配的进一步改革中政府要有更大的担当
  中评社北京4月19日讯/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改革已提出6年,一直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日前,国家发改委就业和收入分配司司长张东生表示,收入分配不能总是空谈,年内将动垄断工资。

  广州日报发表社评文章表示,收入分配改革之难,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各方利益纠结,博弈异常激烈,协调困难重重,以致6年时间转瞬即逝。其中,职工工资水平存在巨大差异,就是众矢之的,电力、电信、烟草、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工资是其他行业工资的2~3倍,如果再考虑工资外收入及福利待遇,这个数字还将倍扩。而据资料显示,中国的国企利润上缴比例约为10%,而国外一般都在1/3~2/3之间。两相比照,垄断企业职工与普通职工工资差异便洞若观火。

  文章指出,发改委在国民收入分配改革的千头万绪中,以垄断企业分配改革作为突破口,意味深长。先易后难,稳打稳扎,是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之一,顺沿这条思路,收入分配改革下一个堡垒在哪里?不妨先看下面一组数字:近两年,中国国民收入分配的大致情况是:政府占24%,企业占17%,居民占59%。从1996年到2007年间,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政府和企业分配比率不断上升,政府由1996年16.5%上升至2007年的19.5%,企业由1996年的16.0%上升至2007年的22.6%;而居民分配比率则呈下降趋势,由1996年的67.5%下降至2007年的57.9%。这种趋势也存在于国民收入的最终分配中。在国民收入的谱系中,政府与企业的红箭始终坚挺,这昭示着在收入分配的进一步改革中,政府要有更大的担当。

  文章称,这个判断,涵括双重意境。其一,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从思路到实操上,都必须作出相应的调适。热衷于经济性基础投资,以巨大投资拉动GDP,而直接用于改善民生方面的公共投入则偏低一直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问题。在2008年中国财政支出中,用于直接与民生有关方面(诸如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社会保障等)的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32.9%。在福利国家,这一数字可能高达50%。政府的公共财政直接投入经济建设,给市场注入“强心针”,保住了经济增速,促进了社会就业,但利刃的另一面,除了直接减损国民福利投入之外,还隐蔽着巨大的产能过剩、流动性、地方债务、权力寻租、环境保护等风险。着力于改善民生的公共投入,尤其提高低收入阶层的福利保障,对GDP和税收的拉动或许稍为逊色,但让公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事关“让公众分享改革成果”政治闳旨。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