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形势严峻 香港金融业转型需新思维

http://www.CRNTT.com   2009-03-21 00:17:13  


 
  香港虽云是国际金融中心,但是在品种上一面倒的是股票上市和买卖,而所有挂牌公司,清一色是港资和内资企业。因此事实上,香港只不过是一个中国股票市场。外汇的交投额,不如新加坡,唯一特殊的,是离岸人民币业务。这样一来,香港的金融市场不但基础狭隘,而且未来的发展,端视乎中央的政策。

  问题是今天人民币仍未能完全自由兑换,很多人民币业务都不能展开。但上海最近已经向中央提交报告,要做人民币结算中心,要是获批准的话,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有大展拳脚的机遇时,离岸人民币业务,香港已不能垄断,并且出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另外,在股票方面,内地证券市场正积极吸引内地企业留在本土上市,及引导已在境外上市的大型国企回归内地发行A股。加上去年以来A、H股之间的大幅差价,也会影响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意欲;尤其是内地中小型企业,更可能会倾向选A股方式上市。此外,近期伦敦、纽约、东京以及新加坡等多个市场也积极吸引更多内地企业前往上市集资,对香港不无威胁。香港传统的股票和外汇业务,因而受到很大的竞争压力。

  过去几年,香港金融业顺风顺水时,政府和业界没有大力开发新产品和市场。现在面临危机,第一个反应就是向中央多要政策,要求中央逐步扩大香港的人民币业务。如成功的话,固然受欢迎,但更健康的方向,应该是同时致力开发新产品和市场。

  世界级金融中心一般由股市和债市互动而成,世界主要金融中心的债券市场都比股票市场大近一倍,但香港则只及股市市值微不足道的5.5%,债市的发展明显严重滞后,大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今天的香港债市基本上仍然是一个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私人配售市场,还未能成为本地企业和银行融资的主要工具。主要的原因是特区政府手上有巨额盈余,没有政府举债的强力支持。虽然政府在2004年两次发债260亿元,但基于审慎理财原则和货币制度严格纪律的要求,很难期望特区政府今后经常性大规模发债。加上香港的“搵快钱”投资文化,投资者追求较短线和风险回报,不重视长期投资和债券的稳定收入。这个原因,再加上国际评级机构给予香港企业的评级往往低于它应享有的级数,局限了独力发行债券的香港公司数量,同时也令债券投资者却步。本地企业一般也不采取发行债券融资,企业债券低于每年债券发行总额的5%。

  因此,要发展香港的债券市场,无论在债券发行的供应,和日常买卖的客户方面,都需要朝国内和国际方向发展。自2007年6月底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香港发行的第一只人民币债券正式登场,并小额批出给散户认购。因为市面预期人民币会升值,此后多只人民币债券都大受欢迎。如今全球经济不景,股市大泻不止,存款利息不断下降,美元不跌反升,但持其它外币都损手的风险,更有进一步贬值风险,再加上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决定人民币汇率明年保持基本稳定;以上种种因素,都说明2009年是发展人民币债券的良好时机。而鼓励企业发行债券融资,也是中央既定政策;12月13日,中日韩福岗会议,温家宝总理的六点倡议中,如提及推进亚洲债券市场。特区政府需要向中央争取内地企业系统地频繁在港发债,这是两利双赢之举。

  以此为基础,香港有关方面应不失时机,积极开展亚洲区债券市场,吸引区内发债企业,特别是内地有业务的区内机构和外资公司和债券投资资金前来香港运作。

  在市场多元化的努力当中,第一个需要重点开发的,是台湾市场。相对于香港来说,台湾的金融市场细小而落后。香港的集资功能超卓,2007年更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IPO融资额高达428.5亿美元,仅次于伦敦的562.9亿美元。但港台之间经济关系从来都十分密切,大量吸引台湾企业来港融资,不但有利于香港金融中心的发展,同时也有助解决台湾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在未来一段艰苦时期的融资困难。基于台湾同胞对其本土和台资企业的瞭解和感情,吸引台湾企业,同时也吸引了台湾投资者参与香港的股市和债市,也是双赢之局。

  除了股票和债券市场之外,最多人讨论的是建立离岸人民币中心,以及建立商品期货市场。这两个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但是除了具争议性,中央与香港近期难有共识之外,更需要很长的筹备,要克服的问题很多,短期难见成效,远水救不了近火,本文暂不作讨论。这里只想指出一个较少人注意的重要新品种:碳交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