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中评智库:台湾参与南海争端协商利与弊

http://www.CRNTT.com   2017-06-19 00:14:38  


 
  第三,先事务后政务原则。目前两岸政治互信基础非常薄弱,直接进行政治性、主权性议题的协商与合作,困难较大。可取的做法是,可以选取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议题作为合作的切入点,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累积互信,不断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嗣条件成熟时,逐步向政治性、主权性领域推进。

  第四,维持现状原则。两岸分别在南海地区存在着事实上的“主权行使”。两岸在南海特定岛屿的军事存在和行政管辖,既是中国主权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华民族利益的有效保障。这种实际的“主权行使”,不仅是台湾参与南海协商的基础,也是两岸南海合作的基础。(18)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两岸应暂时保持目前各自占据的岛礁现状,在此前提下讨论台湾参与南海协商和两岸南海合作的具体方案。

  (二)现状与合作方向

  在南海问题的政治性、主权性领域,目前两岸只能背对背地“各表式”参与,而无法直接面对面地“共表式”参与。这不同于台湾在某些经济性、事务性、功能性领域的国际参与,譬如,台湾参与WTO、APEC等。具体说来,在台湾接受两岸一中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让台湾适度参与某些涉及其利益的经济性、功能性、事务性的多边协商。但在台湾不接受两岸一中、两岸对立的情势下,大陆不会允许台湾参与上述多边协商。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冲突与合作问题是两岸关系在南海问题的延伸,其原点是两岸关系,未来的处理方案也无法绕开两岸关系。两岸合作的基础是一个中国原则,舍此不会有合作,只会有冲突。未来蔡当局的南海政策在理论上可分为以下四个不同位阶的政策选项:①超越马英九的南海政策(靠近大陆);②延续马英九的南海政策;③既不放弃也不延续(马英九南海政策)的模糊化政策;④公开放弃南海主权的政策。目前介于③和④之间。就目前两岸在南海问题上的关系来看,不仅没有出现任何合作,而且还存在对抗(“两中各表”式对抗)。倘若未来蔡当局接受或变相接受“九二共识”,两岸在南海问题上可进入“一中各表”式合作(马当局时期即是如此)。随着两岸互信的增强、两岸政治基础的进一步稳固,两岸合作方式可进入“一中共表”式合作。未来两岸能否沿循“两中各表”式对抗→“一中各表”式合作→“一中共表”式合作的路径向前发展,不仅取决于两岸的共同努力,还取决于国际局势(尤其亚太格局)的变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