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SDR助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6-09-06 07:40:15  


  中评社北京9月6日电/现行的牙买加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运行了40多年,支持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也表现出许多不稳定的特征。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国际货币体系也在不断调整,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G20的推动下,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改进使用特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简称SDR)作为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引发了全球的关注与响应。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IMF副总裁张涛、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助理教授陶坤玉、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全球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胡志文章表示,SDR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用于补充成员国官方储备的国际储备资产,对国际流动性的补充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人民币加入SDR既是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窗口,也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

  文章介绍,国际货币体系一般是指各国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交往中对于国际货币(即国际支付手段、国际定价机制和国际储备资产)的需要,对涉及国际货币流通的各个方面,包括国际支付原则和汇率制度、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国际储备供应与管理等,在国际范围内做出的制度性安排。一个完备和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功能:确定国际储备货币、平衡国际收支与调节国际资本流动性。

  历史上经历过三个时期的国际货币体系,分别是盛行于1870~1914年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金本位制度,1944~1973年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1976年以来的牙买加货币体系。

  金本位制度起源于黄金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贮藏手段的功能,在187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到顶峰。金本位制度实际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所有的国家采用同一种通用的货币,即黄金。但是,黄金供应和储备的有限性与不平均性限制了各国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黄金产量及其价格的波动也会使得价格产生显着波动,随着技术进步与支付要求的提升,金本位制度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经过一系列的变形与退化,最终于1944年被布雷顿森林体系所取代。

  1944年夏天,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小镇召开了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创办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以黄金和美元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汇率制度安排主要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兑换比率为35美元兑1盎司黄金;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按照各自的法定含金量确定兑换比率,并且各国都有维持其汇率稳定的义务,因此也是固定汇率制。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伴随着三次美元危机,尼克松于1971年将美元与黄金脱钩,美元持续贬值,投资冲击接连不断,1973年大多数欧洲国家与日本宣布其货币对美元采用灵活汇率,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解体。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特征与缺陷

  文章称,1976年1月,IMF的100多个成员国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达成了修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条款的协议,即牙买加协议。从此,国际货币体系迈入牙买加体系时代。从国际货币体系的三大功能看,牙买加体系的特征体现为:第一,放弃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各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安排;第二,储备体系由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单一美元逐步演变为多元的储备体系;第三,对于国际收支的政策调节手段更加丰富与灵活。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运行了40多年,支持了全球经济的增长,但是也表现出许多不稳定的特征,例如频繁爆发的货币危机与金融危机、持续性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失调、过度的资本流动以及激增的外汇储备积累,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美元仍然处于全球货币的本位与核心,无法实际解决“特里芬两难”。

  第二,政策调节的灵活性无法平衡各国利益最大化与全球稳定之间的矛盾。各国政府大都将国内经济目标放在首位,甚至是唯一考虑。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能否实现,并没有机制保障。事实上,从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货币危机的频率越来越高。

  第三,缺乏全球流动性调控的有效机制与资本流动监管的全球框架。国际货币体系除了协调汇率与国际收支,另一个主要的功能体现在为全球提供必要的流动性并对其进行有效调节。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全球缺少相应的机制,尤其是在美元主导本质下,美联储更是无法平衡其国内目标,完成作为全球最后贷款人的职责。在金融危机后,各国在IMF与G20的框架下对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达成共识,主要通过各国央行、货币当局的货币安排与合作完善最后贷款人、审慎监管与存款保险制度,但是目前的规模与有效性还不足。

  除了以上三方面的缺陷,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矛盾还体现为制度的不平衡性、IMF组织代表性的不对称等。因此,总体而言,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严重依赖单一主权储备货币,无法解决特里芬难题,无法有效地调整国际收支失衡,也无法以系统的方式为全球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更无法实现全球经济持续稳定平衡增长。

  虽然牙买加货币体系的基本框架未曾改变,但是40多年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也在不断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在G20的推动下,国际货币体系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改革现行国际货币体系

  文章认为,G20对于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促进了IMF和世界银行的改革,支持多边开发银行的设立与增资。历届G20峰会都对IMF的改革作出明确指示,不过在执行方面由于美国方面迟迟不能决定而明显滞后,直到2015年底,美国国会才同意IMF2010年份额与治理改革方案,2016年1月,IMF的《董事会改革修正案》正式生效,新兴市场国家增加了6%的IMF份额,中国的投票份额从3.8%提高至6.07%,上升为全球第三位。

  G20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还加强了对于全球管理与监督框架的改善与推进,主要包括推进IMF监督框架的改善,倡议灵活汇率与避免竞争性贬值,增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与合理管理,改善国际主权债务重组有序性和可预测性等方面。

  IMF监督框架方面,传统的监督框架主要是针对成员国的汇率政策,但这无法保证全球经济与货币的稳定性,因此,在G20的推动下,2012年7月18日,IMF宣布推出新的举措以完善监督框架,将其对成员国的监督延伸至传统汇率政策以外,更加重视监督成员国国内的经济政策,包括财政、货币、金融市场等方面。

  汇率方面,早在2009年的伦敦峰会上,G20表示将取消货币贬值的“竞赛”,随后在2011年的戛纳峰会上,G20表明将构筑一个更由市场来决定的汇率系统,提升汇率的灵活度以体现经济的基本面状况,避免汇率长时间失准,限制通过低估币值来进行竞争。2012年的洛斯卡沃斯峰会上,G20强调应该增强汇率的灵活性,但需避免汇率无序变动对经济金融稳定的伤害,在随后几年的峰会中,G20继续重申灵活汇率以及避免汇率的竞争性贬值,保证了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

  资本流动监测与管理方面,在美联储加息及融资环境整体收紧的背景下,各国以及国际金融机构普遍认为应改善对资本流动的监测、及早识别资本流动波动带来的影响。目前,越来越多的观点认为在资本流动管理方面,应关注宏观审慎政策的作用,包括使用宏观审慎措施和资本流动管理措施应对资本外流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资本流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资本来源应发挥的作用、完善资本流动数据等;在资本流动自由化方面,应考虑在资本流动自由化进程中,什么情况下可以重新引入资本流动管理措施。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前期会议上,与会代表也普遍表示需要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监测,改善对跨境风险的早期识别,重点考虑如何应对资本流动逆转以及资本流出突然加剧等问题。

  主权债务重组与债务可持续性方面,欧债危机爆发后,在较多的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也出现了主权债务问题并引发了全球关注,主要涉及集体行动条款等加强的合同方法、巴黎俱乐部扩员、GDP挂钩债券、可持续融资、债务可持续性框架等问题。

  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

  文章表示,G20在2010年的多伦多峰会上指出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一个更加稳定和更富韧性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首次提出了全球金融安全网的议程,强调应通过国际沟通与多边合作应对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和金融脆弱性,以防范危机蔓延。2015年的安塔利亚峰会公报中,G20确保将建立强有力的全球金融安全网,在大规模资本流动波动引发风险的背景下,通过合适的框架促进金融稳定。

  改进使用SDR

  文章分析,1.什么是SDR

  当布雷顿森林体系日渐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压力时,十国集团(G10)早于1963年就指派一个专家组就新的储备货币问题开展研究。1965年该小组首次提出集合储备单位(CollectiveReserveUnit)这一概念。20世纪60年代末的第二次美元危机爆发,促使IMF于1969年理事会正式通过储备货币方案,创设了SDR。

  SDR是IMF创设的一种用于补充成员国官方储备的国际储备资产。SDR既不是一种货币,也不是IMF的债务。出于补充国际储备不足而设立的SDR目前只能被各国货币当局或是IMF等相关国际机构持有。各国货币当局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将持有的SDR兑换成其他主权货币:第一,直接与其他参加国达成兑换协议,而无需征得IMF批准;第二,可向IMF申请,在SDR账户下由IMF协调其他参加国兑换为可自由使用的外汇。同时,参加国还可以申请以SDR实缴自身在IMF的份额,但IMF仍会将这些SDR向其他参加国兑换成可自由使用的主权货币,转入申请国在IMF的储备头寸中。

  另外,参加国也可以用SDR偿还所欠IMF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务。

  对比货币的计价、支付和储值等基本功能,SDR的类货币功能几乎都需要依托某一主权货币来完成。虽然不是货币,但SDR的精巧设计对国际流动性的补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SDR的货币篮子及其定值

  1969年创立时,SDR直接同美元挂钩,1单位SDR等值1美元。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SDR的价值开始由一篮子货币决定。SDR的篮子货币最初有16种货币。1980年,IMF将SDR货币篮子确定为5种:美元、英镑、日元、德国马克和法郎;2001年,欧元取代德国马克与法郎,其他的货币种类不变。

  IMF每五年召开一次会议,确定SDR定价货币篮子中各类货币的相对比重,依据宗旨是长期提升SDR作为储备资产的地位。IMF于2015年11月30日宣布,人民币将于2016年10月正式作为第5种货币加入到SDR货币篮子,以促进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活动的发展。下次有关SDR货币篮子的IMF执行委员会例会将于2021年9月30日召开。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