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外热议未来五年:中国将是世界经济稳定剂

http://www.CRNTT.com   2016-03-22 07:29:15  


 
  困难挑战应当如何应对?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阵痛前所未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金融市场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着结构性矛盾,财政金融风险也进一步凸显。

  面对风险与挑战,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以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呢?与会嘉宾纷纷开出药方:

  ——完善宏观调控。

  “我们将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强化经济走势的预测、监测、预警,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和价格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面进一步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一个稳定的宏观环境。”徐绍史给出了答案。

  李伟表示,看财政政策,中国在财政赤字问题上一直秉持审慎安全的理念,在发挥积极的财政政策上仍有较大余地;看货币政策,目前存贷款基准利率明显高于其他经济体,还有下调空间,未来可以加大货币政策灵活性,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看产业政策,中国可以在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国家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品种,以引导各类资源配置到效率更高的领域;看科技创新,去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达1.4万亿元,规模仅次于美国,各项创新政策还将推动创新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重点是要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会上,徐绍史向中外嘉宾具体介绍道:中国将积极稳妥去产能,今后5年,钢铁产能将去掉1—1.5亿吨,煤炭产能将去掉5亿吨、减量重组5亿吨;合理有序去库存,主要是房地产库存;积极审慎去杠杆,重点是企业债务杠杆;多措并举降成本,特别是企业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全力以赴补短板,通过适度扩大投资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

  ——妥善处理风险。

  王一鸣认为,当前一要避免速度放缓的同时效益长期处于负增长,让债务、资产等潜在风险显性化,即“低效益陷阱”,二要注意“南北分化”,南方加工制造业规模较大、转型较早,北方是资源密集地区,去年增长最快的10个省份只有天津在北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