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张云:从日本大选看发达国家民主制困境

http://www.CRNTT.com   2014-12-17 10:17:21  


  中评社北京12月17日讯/学者张云今天撰文《从日本大选看发达国家民主制困境“》指出,高效的民主制需要高质的选民人群,才能真正起到积极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作用,同时高素质的选民才会倒逼政治候选人提出高质的政策方案。发达国家民主制能否在经济低增长的情况下,说服选民政治要从原有的利益分配向痛苦分配转变,同时展示将来可能的利益分配蓝图,将关系到这些国家未来发展的潜力和持续性。

  12月14日的日本大选,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大获全胜当选,在意料之中,并没有悬念。这个结果并不表示民众对于过去两年“安倍经济学”的高度满意,更多是没有其他选项以及对今后经济改善的期待。我们观察日本大选不能只是停留在结果上,而要透过日本的案例看到发达国家民主制面临的困境。

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地化悖论

  2012年12月,安倍再度当选日本首相的原因在于日本民众认为“安倍经济学”能够带来工资增加和就业增加。从宏观的层面来说,日本面临如何在新的国际经济新形势下迎接全球化挑战,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让经济恢复活力。然而,当我们仔细分析安倍过去两年的经济政策,可以看出更多的不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而是政治本地化的反映。

  “安倍经济学”有三支箭——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改革。在货币政策方面,日本银行总裁黑田采取了非正统的大量增加货币供应量和几乎全部购进日本政府国债的办法,保证了日本国债利率的低水平,同时带来了日元的贬值,前一个结果是维持了日本政府融资的低成本和股票价格上涨;第二个结果是日元汇率从两年前的1美元兑换80日元到现在120日元,让丰田这样的出口大企业获得了历史上最高的收益额。

  在财政政策方面,安倍在2013年度设立了10万亿日元的补充预算,用于公共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度为5万亿日元,现在失业率是17年来的最低水平3.5%,在建筑业、医疗和物流方面出现了人手不足。上述两支箭看上去似乎达到了安倍所说的建设一个“强大日本”的目标,然而更加细微地审视则会得出复杂的结果。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