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安倍大选“洗牌”玄机重重

http://www.CRNTT.com   2014-12-08 12:29:57  


  中评社北京12月8日讯/若安倍在明年9月连任自民党总裁,则至少可以担任首相至2018年9月;若其得以成功修改党章,则还可以通过再次大选的形式延续自己政权的寿命。

  11月2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前解散了“寿命”未满两年的本届众议院。其实,从今年夏季开始,就有传安倍将在明年提前大选,民主党等在野党也在做相关准备。但是,9月以来的政局变化,促使这一进程大幅加快。

  按照现行计划,新的大选将于12月14日举行。这一轮政坛“洗牌”,将左右今后一段时间日本政经形势的走向。安倍为何突然提前大选?大选能否真正稳定日本政局?如果继续执政,安倍政府能否提振日本经济呢?  

  提前大选的多重考虑

  自1994年修法导入“混合代表制”以来,日本经历了1996年、2000年、2003年、2005年、2009年和2012年六届大选,平均间隔为3年,而这一次只隔了两年。一次大选将花费约700亿日元的财政资金,为了说服民众在心理上接受这一成本,安倍给出了理由—要在经济领域“问信于民”。

  具体而言,安倍认为由于经济复苏尚未达到预期,“安倍经济学”的效果尚未完全体现,他需要“推迟”提高消费税,并进一步“追加”财政刺激计划,而这些应当交由国民审议,以选举的形式体现国民对于“安倍经济学”的信任。

  但实际上,安倍提前大选绝不仅仅是为了经济,甚至首要原因也并非经济问题,而有着政局和党内派阀斗争等多方面的考虑。

  首先,9月份内阁改组失败,是此次提前大选的直接原因。

  今年9月,安倍在新内阁中任命了5位女性大臣,以体现对女性就业的支持。但此举造成自民党内一批原本有望入阁人士的强烈反弹。仅仅一个月后,经济产业大臣小渊优子和法务大臣松岛绿就被曝出政治资金丑闻,使这两名女大臣被迫辞职。这对安倍内阁造成了相当大的打击。

  此后,安倍新内阁中又陆续出现新隐患—农林水产大臣西川公也、防卫大臣江渡聪德、环境大臣望月义夫等均被指责存在资金问题。如果这些人的丑闻继续发酵,并再次出现大臣辞职的状况,安倍必将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为避免这种结果,提前大选、再次重组内阁,是一种极为现实的选择。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