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争取国际投资规则制定话语权

http://www.CRNTT.com   2014-04-04 09:03:23  


  中评社北京4月4日讯/当前,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期,国际投资规则处于重塑期。作为快速发展的国际投资大国和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中国需要广泛参与国际投资规则的制定、调整与变革,在获取“创始红利”“参与红利”和“改革红利”的同时,为完善国际投资规则体系作出自己的贡献。

  国际投资规则处于重塑期

  人民日报发表中国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田丰等文章表示,国际投资既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引擎,也是深化各国互利合作的重要纽带。中国是快速发展的国际投资大国。截止到2013年9月末,中国对外资产总额达5.65万亿美元,对外负债总额为3.85万亿美元,对外资产与对外负债合计达9.5万亿美元,对外净资产达1.8万亿美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贸易和投资规则调整出现新趋势、呈现新动向,中国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到2013年年底,现有的2857个双边投资协定中超过1300个进入“随时终止阶段”。目前,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致力于综合利用多边、区域和双边平台,试图在世界贸易组织、经合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等谈判框架下,确立其国际投资规则谈判的主导地位,引领国际投资规则的发展方向。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需要与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抵制投资保护主义,完善国际投资规则体系,促进国际投资,深化全球价值链合作,提高创新发展能力,增强全球经济复苏动力。

  中国参与国际投资规则制定的战略思考

  文章称,国家间经济实力的重大变化和原有规则体系内在缺陷的显露是国际投资规则体系调整的内在原因,其实质是国际事务主导权的转移与争夺。如果任由少数国家主导国际投资规则体系调整,结果只能是以新的不公正取代旧的不公正,不仅各方很难取得共识,也会影响全球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当今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国际投资规则的调整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的差异,不仅要在综合平衡基础上公平对待和反映各方利益,也要客观评估考量各国可以承担的责任,以使各方拥有的权利、履行的义务和承担的责任相匹配。虽然世界经济格局调整以及国家间力量消长对中国有利,但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自己独特的国情和经济、政治、文化特点,如果被动接受按照西方标准制定的国际投资规则,不仅不利于自身发展,还可能埋下经济动荡的隐患。中国应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在最大范围内争取支持,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务实推进国际投资规则调整。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