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 |
营造户籍制度改革的红利 | |
http://www.CRNTT.com 2014-03-10 08:40:24 |
虽然人口登记与管理在户籍制度体系中产生的作用最小,但也对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产生了影响。例如,在主导户籍制度改革时,户籍管理的主管部门(公安部)往往被赋予主要的角色。最新的户籍制度改革目标,“到2020年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就是由公安部提出的。 较之于人口登记与管理而言,与户籍挂钩的一系列其他制度安排,对劳动力流动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更深远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户籍制度附着的身份识别功能,持有什么样的户口一度成为鉴别就业机会的依据。因此,当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的时候,农村户籍曾经是他们获取公平就业机会的障碍。一些劳动力输入地政府,还对就业岗位分门别类,限制外地户籍的劳动力获得某些岗位的就业机会。因此,与户籍制度相关的政策问题首先是如何在劳动力市场上公平对待迁移人口,让他们获得公平的就业机会。虽然,在整个改革过程中政策取向几经反覆,但以200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为标志,不同户籍的劳动力公平就业的问题基本解决了。 然而,如果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差异没有根本消除,仅仅从劳动力市场制度上弥合不同户籍的人口间的差异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仍然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异。也正因为如此,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主要流动形式是劳动力流动,推进人口流动与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是就业需求。这也就使得城镇化过程与“以市民化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标相去甚远。由此,也对社会结构产生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由于农民工社会保护(由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基本公共服务三个方面组成)的缺失,他们难以享受城市生活所应当获得的服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这使得农村劳动力流动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一旦他们难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获得成功,返乡就成为无奈的选择。 另一方面,纯粹的劳动力流动扭曲了农村地区的人口结构。由于30岁以下的农村人口迁移率很高,因此,考虑农村人口流动之后,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将会出现新的变化,产生所谓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同时,由于男性相对于女性而言具有更高的外出倾向,农村常住人口中女性的比例也更高。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态势,农村地区脆弱的社会养老体系将难以承受巨大的挑战。 因此,如果把户籍制度看作是人口登记、就业管理和社会保护三位一体的制度体系,针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就需要真正触及其核心的部分,即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和公共服务体系,使户籍回归其人口管理的原始功能。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对户籍制度全面、彻底的改革,必将进一步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刺激劳动力的流动与供给,创造出新的制度红利。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可以获取增长红利 文章认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保护体系的一体化,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性和竞争性的加强。一个更加开放的劳动力市场,对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针对其他经济体的研究已经做出了回答。美国学者Peri研究了美国各个州移民对各个州生产率变化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移民的增加显着提高了生产的专业化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所在州的经济增长。同时,移民的存在也没有对本地人的就业和工作时间产生挤出效应。 要指出的是,中国目前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人口,与该文所讨论的情形有很大相似性:没有流入地的社会保护、受教育水平和技能低于本地居民等。使用类似的分析方法,认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所带来的增长红利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