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制造”的本命年

http://www.CRNTT.com   2010-06-12 09:19:37  


 
转变并非灾难 

  很多人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尤其是对像富士康这样完全靠劳动力差价为生的工厂来说。 

  但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实际上绝非简单的“零和博弈”。提高劳动者报酬水平有助于促进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强化雇佣关系和在交易成本方面形成节约,从而借助于企业雇用效率的提高在劳动者报酬水平保持增长条件下实现企业与工人发展的双赢。 

  关于工资激励有效性的一个经典范例来自福特。1908年至1914年间,福特汽车公司引进了流水线生产和“科学管理”,从而开创了在后来被称为“福特主义”的标准化大生产方式。与此相伴,福特公司劳动力队伍的职业结构也发生转变,大量低技术水平工人得到雇用。这些改变显着提高了福特公司的盈利水平,但其工人的不满情绪也表现得相当强烈。1913年,虽然福特公司日2.5美元的工资在当时已经是具有竞争力的工资水平,并且也很容易找到替代的工人,但其工人的流动率仍然高达370%,日缺勤率也达到10%水平。1914年1月,福特公司宣布将在公司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工人的日工资提高一倍。从而在 1913年3月至1914年3月之间,福特工人的辞职率下降了87%,解雇率下降了90%;而1913年10月至1914年10月间的缺勤率下降了 75%。员工的士气以及生产率都有所提高,而公司仍然在调高工资之后继续处于盈利状态。 

  福特的事例表明,激励性报酬对于工人的流动性、努力水平、士气以及生产率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 

  此外,由于工资起点较低,中国制造企业在单位劳动成本上依然处于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单位劳动成本指每单位产出的劳动总成本,其计算方法是用员工平均工资除以这些员工的产出水平。据经合组织(OECD)公布的数据,2004年韩国制造业的单位劳动成本水平为0.6,日本为0.5,意大利和德国是0.8,墨西哥为0.4,美国为0.6,西班牙则是0.7,而中国仅0.16左右。 

  当然,对于中国制造企业来说,这样的优势现在已不值得炫耀,如何在制造业转折点到来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的企业战略,实现产业升级,才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