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积极创造持续复苏的内外部条件

http://www.CRNTT.com   2009-09-11 08:58:56  


经济复苏虽然看到曙光,但是依旧需要精心维护。
  中评社北京9月11日讯/处于企稳回升关键时期的中国经济,能否率先实现全面复苏,进而迈向均衡增长轨道,既需要通过结构调整以及相关配套改革来提升复苏的内生动力,也有赖于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善,更离不开业已失衡的内外经济的早日修复。证券时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贵文章如是说。

  尽管投入成本巨大,但是今年以来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复苏道路上行走。而强劲的PMI数据表明,制造业仍将是拉动中国经济走强的主要动力。当然,近期的股市并不配合复苏预期以及通胀的可能抬头似乎预示着中国经济复苏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内生复苏动力不足

  文章称,与美国通过修复金融体系来走向复苏的路径不同,中国迫切需要刺激的是因受金融危机冲击的实体经济。从过往经济政策的执行经验来看,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来对经济进行“热启动”能够较快见成效。而上半年的经济表现的确证明了这一点。只是应当看到,政府的外部输血并不能真正促进内生复苏动力的提升。表面上,前8个月超过8万亿元的信贷投放可谓轰轰烈烈,但由于信贷投放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各行业和各类企业复苏冷热不均。大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垒大户”的政策下表现不错,也是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而急需补血的广大中小企业尽管盼来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六条”,但要想获得实质性的信贷支持并非易事。真正令人担心的还是民间投资的启动乏力。

  中国经济要在全球衰退浪潮中率先上岸,既需要大手笔投资与“国家队”进场,也离不开民营资本特别是中小民营资本的草根性责任担当。而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就业载体与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在本轮经济与金融危机中所受的冲击比握有最多社会公共资源的国有企业更直接、更严重。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但真实经济现状告诉我们,民营资本在本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计划中并没有得到平等的对待。因此,在热切期待经济复苏的关键时刻,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亟需积极创造条件,切实降低民营资本参与产业振兴的准入门槛,让其成为经济复苏的星火之源,否则仅仅依靠政府主导的投资单拐杖恐怕很难收到预期效果。

  另一方面,鉴于消费不能单方面启动,因此,政府买单的家电下乡以及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只能起到短期的拉抬作用,本身并不构成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各级各地政府与其看重基于政府主导的消费扩大,不如狠下功夫解除量入为出传统深厚的广大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将财政支出倾斜到社保、医疗、教育等民生事业上,通过适当的转移支付和相关的制度建设逐步满足经济结构向消费转型的配套条件。以此换来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释放。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