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财政政策:警惕中国版“财政悬崖”

http://www.CRNTT.com   2015-02-16 08:35:15  


  中评社北京2月16日讯/2014年,中国政府在财税改革方面取得重要的突破。去年6月份以来,政府先后宣布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尤其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改革。重要文件包括中共中央政治局于6月30日发布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全国人大于8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国务院于10月2日发布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43号文)以及在10月8日发布的《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

  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摩根大通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朱海斌文章表示,在已经公布的各项措施中,至关重要的是有关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新规定。在规范地方政府融资机制方面,43号文明确将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开前门”,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的权限。另一方面“关后门”,规定政府债务不得通过企业举借,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文件强调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规模控制,中央对地方债务实行不救助原则。

  新规则应有助于抑制地方政府过度借贷的行为,也有助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从短期来看,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变为地方政府债,一方面融资和项目之间的期限错配可以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利率负担会降低,因此有助于降低违约风险。从长期来看,比起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进行融资,发行地方债往往有更严格的要求(例如外部评级要求,披露地方财政资产负债表以及监督政府开支),所以这种转变可以强化地方政府借款的市场纪律。而且,新规则还规定,地方政府不应该再参与商业项目,公共项目应欢迎社会资本(来自政府外部的,例如国有企业和私人投资)的加入,地方政府债务将作为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因此,整体上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将被限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文章分析,展望2015年,预计财政政策将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基调。首先,中央财政赤字的规模将会有所增加,其中地方政府债的规模可能从2014年的4000亿元增加到1万亿元左右。其次,预算管理改革中会对地方债务分类进行明确划分,政府从商业项目中退出,在公共项目区分以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或以发行地方政府债的方式进行融资。但是,在“地方政府不能再通过企业或融资平台来筹集资金”方面,政府可能会给予一到两年的宽限期。第三,公私合作(PPP)模式的推广将成为2015年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第四,2015年税制改革会进一步推动,包括服务业营改增最终完成,房地产税可能进入立法程序。

  在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同时,应该对中央财政赤字目标进行较大的调整,以免出现中国版的“财政悬崖”问题。财政悬崖指的是政府财政支出的骤然减少而导致的经济活动陷入萎缩和经济增长率下滑的现象。2012年,当时的美联储主席伯南克警告2012年末美国减税优惠措施到期,同时美国国会启动减赤机制,会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猛然紧缩,影响美国金融海啸后的经济复苏步伐。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