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陈丹青:六十岁自画像

http://www.CRNTT.com   2014-09-24 14:07:57  


 
谈自己:真的淡泊,别弄艺术

  张莹琦:您说过,“每个人初出道的作品此后不可超越,我至今画不过我的初作。”那您会因此有失落感吗?现在画画的状态是怎样呢?

  陈丹青:我比年轻时画得不知好多少,这才羡慕少年时。画画的心态则一点没变。画画,写作,不必心态,那是让你自动安静的勾当。

  张莹琦:看自己25岁时的自画像,您形容,“装大人、扮成熟,脸上分明有野心。”现在再看您60岁时的自画像,有什么野心是已完成或者淡泊的?还有什么是未完成的、遗憾的?

  陈丹青:半数野心其实是妄想,我从未停止妄想。一切艺术都是热情,都是痕迹。不要听信艺术家说自己淡泊。真的淡泊,别弄艺术。

  张莹琦:您日常的一天一般怎样度过?最近忙些什么呢?

  陈丹青:画画,写稿子。当事人很安静,旁观者很乏味。你去裁缝铺或厨房看看,就是我每天的样子。最近我在忙木心故居纪念馆的无数杂事。年初偷空画了六十岁的自画像。

  张莹琦:您说过,“艺术家都是虚荣家”,在得到过名声、身份、拥趸过后,现在的您更看重的是什么?

  陈丹青:看重什么?独自,安静,干活儿。从小一路到今,都是独自安静干活儿。给弄成有点名,又活在电子媒体时代,露脸两三回,网上又能搜看,好像天天人堆里混,其实我一年四季宅在家里、画室里,出差时也猫在宾馆,独自,安静,干活儿。

  张莹琦:孔子说,六十而耳顺,您耳顺了吗?

  陈丹青:惭愧,我不懂“耳顺”确指什么。“耳背”有可能。母亲六十岁后渐渐耳背了,我也难免吧,倘若我会作曲,有望接近贝多芬境界呢。

  题:陈丹青:六十岁自画像 作者:张莹琦 来源:羊城晚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