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非理性繁荣向真实经济周期切换

http://www.CRNTT.com   2013-07-19 08:16:26  


在今天这样的不确定世界里,保持对中国经济形势与走势的准确判断与理性预期尤显必要。
  中评社北京7月19日讯/在今天这样的不确定世界里,保持对中国经济形势与走势的准确判断与理性预期尤显必要。

  上海证券报发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金融贸易学院院长章玉贵文章表示,若将上半年中国经济的表现与2003年与2007年的黄金周期年份相比,恐怕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按一些经济学家的判断,当前中国已经存在金融危机现象。例如,有些企业该破产没破产,有些地方融资平台早就资不抵债,靠增加贷款在维持着。换句话说,爆发系统性经济风险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尤其令人担心的是,当握有最多资源和政策红利的国有垄断企业在喊痛的时候,对GDP的贡献占60%以上的民营经济的真实处境却格外艰难。这些长期以来生长在夹缝中的主要就业载体与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自2008年国际经济与金融危机以来,就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政策支持,即便近几年有了好的政策释放,也因为在执行层面遭遇的多重阻力而不了了之。如果上千万民营企业中有30%无法度过这次困难期,届时即便政府再度对经济热启动,恐怕也无济于事。

  所幸,最高决策层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在提高,也不再视8%为经济增长的底线。很难想象,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追求8%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带来怎样的冲击?深陷福利范式危机的欧洲,若能保持2%的增速,就是令财经领袖们相当满意的卡尔多改进了;同样,可能跌入“5万亿美元陷阱”的日本,即便强劲祭出所谓的“安倍经济学”,也无法根本扭转经济不死不活的局面;至于依然是全球首席经济强国的美国,在享受了一段时期的非理性繁荣并深切体会到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剧痛之后,已不再将长期经济增长的着力点押宝于金融领域。美国对制造业和新科技革命的投入将在不久之后迎来收获期。但包括奥巴马在内的美国决策者恐怕也不敢奢望美国经济还能录得超过4%的长期增长。

  文章称,在中国,这些年来尽力保持8%的经济增速与增加1200万人就业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一直被决策层视为施政的必保选项,由此引致的投资依赖症的负效应,直到今天依然在发酵。从时间轴来看,2000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中,消费的推动作用持续下降,投资与出口的作用持续上升。例如,2000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为65.1%,12年后的2012年,这一数字下降为51.8%,今年上半年,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更下滑到45.2%;而资本形成总额(投资)对GDP的贡献率,2000年为22.4%,2012年上升到50.4%,今年上半年则已上升到53.9%。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