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专论:南台湾契作重塑两岸“建构性认同”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01:00:34  


 
  对南台湾而言,此处是大陆移居者最先到达台湾的地方;目前被认为深绿政党地盘的台南更是开台首府,与大陆的渊源最早也最深,共同象征符号、集体记忆……元素最多,理应本质性认同最强。但事实并非如此,显见本质性认同随着时空环境的变迁,认同的内涵也随之变化。

  台湾在历经1990年代起的民主化与本土化,逐渐发展出内部的公民意识与制度正当性,加上受限于外部国际空间的制约,使得强调民主与本土的政治认同屡屡在选举中被动员;而其动员是采取辩证式的建构,亦即透由民主选举建构本土意识的凝聚力,本土诉求深化民主制度的正当性。在两者相互作用的推波助澜下,甚至建构出从制度的认同到“国家”的认同,因此与两岸的本质性认同产生歧异。

  尤其台湾南部在两岸交流,或者说是全球化的资源流动下,在地的农渔牧业与传统产业就属于相对经济弱势地区;而此经济相对剥夺感转嫁到政治权力不对等,经济不如意归咎到政治不正确,不论是内部政策治理的缺陷,或是外部国际空间的局限,都可以被投射到两岸关系的龃龉冲突,强调彼此公民意识与政经制度差异,进而强化异于大陆本质性认同的建构性认同。

  所以,徒有经济上的利益并不够,因为不是所有台湾人民均能在两岸贸易中获利。例如台南市学甲区契作,虱目鱼养殖的500余户,只有120余户参与契作,比例仅1/4左右;如果加上邻近七股等区,甚至是高雄等县市,2011年度全台湾总产量的45,000公吨,契作只有1,800公吨,比例更只剩4%,看到别人有契作而自己没有,相对剥夺感难免滋生,对两岸交流反而不利。

  纵使获利也不见得会支持两岸关系进一步深化,例如契作在2012年选举未能扭转台南学甲当地基本盘,在蓝绿政党阵营3:7的投票倾向中,顶多只是投票率71%比全市的74%低,废票率0.8%比全市的0.7%高,亦即当地选民只是消极的不投票、投废票,而非积极的投票支持蓝营或其延伸的两岸交流政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