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圣元

http://www.CRNTT.com   2010-08-17 09:46:46  


2008年9月23日,伊利、蒙牛的两款产品在菲律宾抽查的30种乳制品样品中,三聚氰胺检验为阳性。毒奶粉丑闻爆出后,全球引发了一场针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信心危机。
 
  选择性接受的结果:“圣元奶粉门”从传闻变新闻 
 
  “三鹿事件”后,中国乳品行业遭遇了极大的名誉危机——这成了公众对中国乳制品的“刻板印象”。因此,当“圣元奶粉门”被曝光时,几乎所有人都第一时间选择了接受。 
 
  “圣元奶粉含激素并会导致性早熟”本来只是武汉几名家长的质疑(传闻),在乳品“原罪”的土壤之上,加上专家的推波助澜促使投诉无门的家长愤怒地转向了媒体。“圣元事件”与此前同类事件的逻辑极为雷同,并符合卫生领域消费者受侵害的典型特征,于是在媒体的“追究”之下,作为一个新版“三鹿事件”迅速被传播。 
 
  关键点:分析逻辑缺失,造成信息第一层“误传” 
 
  “圣元奶粉含激素并会导致性早熟”从一个出自专家之口的传闻演化为新闻,后来通过传播又让更多的“性早熟”患儿父母信奉了这一观点。如果卫生部公布的结果经过反覆证明为正确的话,那么,这个从传闻到新闻的过程实际上形成了第一层“误传”,而避免这种“误传”的方法正是我们看待问题的逻辑。 
 
  公允地说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大部分人都无法轻易对科学结论的真假作出判断。但正如科普作者袁越指出,判断一个科学论断是否合理,我们需要的,其实只是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