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我们今天如何读《弟子规》

http://www.CRNTT.com   2010-08-16 12:13:09  


 
  很多人反对《弟子规》,是因它的核心观念是“孝”,便认为它表达的是一种封建伦理,这个我不赞同。中国文化之所以把“孝”当作一切文化的根基,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中西文化对于生命源头的认知不同。中国文化因没有宗教基础,家庭自然被看作个人生命与价值的源头,也因为如此,中国文化是以血缘亲情为根基的,一切认知皆以此为原点。这是中国文化的历史决定的,很难再有别的途径。而在西方宗教国家,自然认为个人生命的源头来自上帝,所以孩子成年后与家庭,可被看作一种契约关系。如果抛弃了孝与亲情,中国人对个人生命和文化的认知也就失去了基础,这是儒家会把家庭看作安身立命的处所的重要原因。在孔孟的原始儒家那里,孝的重心在于个人,要求的是人的真情与本性的自然流露。至于由孝演变出父权或君权论,则是汉代“孝治天下”之后的事了。

  可以说,《弟子规》传达的那些孝悌仁爱观并没错,它的问题在于把一些观念,变成了生硬的规矩。举个简单例子,比如“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一句如果当作规矩,你不这么做,就可能被视为不孝。但孔子在《论语》中并不是这么看的。宰我曾有疑问,认为三年之丧太久,认为有一年就够了。孔子问道:“你守丧一年吃稻米,穿锦衣,心安吗?”宰我答:“安呀!”孔子说:“你既心安,就可如此做。人们守丧三年,是因食之不甘,闻乐不乐,按日常起居总觉心不安,因此才不这样做。现在你若觉心安,就可照常生活。”按孔子的理解,虽有对宰我的不快,但他并没强制宰我非得按照某种规范来做,他只是将孝道归结为心安二字。真正的君子,只要做到了心安,即便在各种场合有不同的行为,在孔子看来也是正常的。

  再比如《弟子规》的最后一句“圣与贤,可驯致”,一般解释就是圣与贤通过“驯化”是可达到的。这也与《论语》中的孔子思想,完全不符。孔子强调的多是弟子“当仁,不让于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怕的就是学生的被驯化、唯唯诺诺。但孔子这些思想,在《弟子规》中却极少得到体现,而更多地被转化成了“话说多,不如少”“对尊长,勿见能”之类的断章取义的观点。《弟子规》全文1080字,用的最多的一个字是“勿”,有43处之多。这种教训、诫条式的口吻,是违背孔子的教育理念,孔子要的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仅重视学习的乐趣,而且期望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而不是一上来就告知学生当做什么、不当做什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