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中评智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性的解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6-26 00:28:36  


  中评社香港6月26日电/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研究员虞卫东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6月号发表专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包容性的解析》,作者认为: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中国也为全球发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将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国家搭上中国经济腾飞的“快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不断向世界释放合作共赢的红利。目前中国已经同80个国家和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定,同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产能合作,在沿线24个国家推进建设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创造了近20万个就业岗位。亚投行成立两年,成员数由成立之初的57个增至84个,参与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数达到24个,涉及12个国家,贷款总额超过42亿美元。文章内容如下: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一个全新的发展理念,有着自身独特的内涵,其核心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充分说明,我们要着重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在政治上:习近平明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希望各国都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能够基于自愿自觉形成一种自然聚合。要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中国主张“结伴而不结盟”在发展与别国的双边关系时,主张建立具有中国外交特色的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这种新型交往观念的指导下,中国已经同诸多国家和地区组织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基本形成覆盖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

  (二)在安全上:习近平总书记早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国际社会应该宣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使我们的地球村成为共谋发展的大舞台,而不是相互角力的竞技场,更不能为一己之私把一个地区乃至世界搞乱。”要坚持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他还在《俄罗斯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强权独霸不是人类和平之策,赢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类发展之路。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要恪守尊重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统筹维护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力,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问题。

  (三)在经济上:中国同一大批国家联动发展,使全球经济发展更加平衡。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中国不仅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大国责任与担当”的积极回应,还作为东道国分别成功举办了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这样的大型多边合作会议。此外,中国在2014年成功挂牌“丝路基金”、2015年参与筹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开业、2016年主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这些都是中国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拉动全球及区域合作方面交出的优质答卷。2017年年底,“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后举办的首场主场多边外交活动中向世界各国政党表明:将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着眼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和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为推动全球贸易发展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建言献策。各国要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以和平促进发展,以发展巩固和平。许多国家都是国际生产链中的一个环节,是生产、贸易、金融、互联网密切相接的一部分。一个国家的订单影响着另一个国家的就业,一个国家的投资促进着另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只有同舟共济,才能共克时艰。要加强全球经济治理,解决南北之间和地区内部发展失衡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全体人民,为世界经济全面可持续增长提供新动力。

  (四)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大同、包容、融化的思维方式,西方人则是超越、取代、提升的思维方式。中华文化的奥妙之一就是宽容与融合,具有海纳百川的气魄。充分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和而不同、相容并蓄”的理念加强文明对话,促进文化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不唯我独尊、贬低其他文明和民族。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别,更无优劣之分。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五)在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的,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以西方价值观为主要取向的“西方中心论”和“历史的终结”出现了瓶颈,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新的全球治理理念,构建新的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对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进行深入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蕴含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追求。

  “天下为公”的理念。作为儒学经典“五经”之一的《礼记》,其中的《礼运篇》就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说,“天下”由众多不同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所组成,它不是一人一家一社群一民族一国家之天下,而是所有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所共同拥有的天下。各种不同的人、家庭、社群、民族、国家之间都应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平等相待,如果遇到分歧、争论和斗争,都应相互协调、妥善处置。它既尊重和关照个人、国家的利益,又超越个人和国家的界限,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追求实现人类的整体利益,体现了“天下为公”的理念。

  “义利统一”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蕴涵于中国坚持的正确义利观。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故“计利当计天下利”。讲信修睦、善待他人、相容并包、世界大同的传统哲学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秉持正确义利观,不冲突、不对抗,立足国内,放眼世界,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是一种和平绿色的国际发展战略,是一种更加恢宏、高远的国际关系准则。

  “和而不同”的理念。“和而不同”是一种反映事物和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而基本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合理念,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蕴含着丰厚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基因。譬如《论语·子路》中,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中庸》也讲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为解决世界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增添了发展动力。比如,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国家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创造条件。这些都体现了我们“求同”的决心。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求同”的基础上,还正视民族的多样性、国家的差异性,体现了“存异”的态度。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不同的历史和国情,不同的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世界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民族文化的平等性的诠释,是实现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的必要条件。中国主张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着眼于各国共同掌握世界命运,宣导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坚持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在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中共同发展,从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包容性解析

  包容性发展是人们为了克服现代文明发展中的根本性困境和不足而提出来的一种新发展理念。但包容性发展的概念要从理念到现实,还需要在更宏大的逻辑基础上,通过相应的战略、机制与组织予以推动。由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方面从构建新型现代文明形态的高度落实包容性发展,使包容性发展概念成为新型现代文明形态的重要内涵,从而提升了包容性发展的境界与意义。另一方面,中国不仅在国内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还在全球范围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而为在全世界范围内贯彻落实包容性发展理念提供了制度性和组织性基础,做出了独特的国际贡献。

  在包容性发展中务必注意“推己及人”的误区,盲目以为“己所欲可施于人”。之所以要包容,就是因为世界文明文化的多样性,每个民族和种族都有各自的文化宗教生活习俗。你喜欢的未必是别人喜欢的,你欣赏的文化形式(美食、音乐、艺术等等),也不一定是别的民族能接受的。因此应该“己所欲勿施于人”。反之,“己所不欲”可能是他人所欲。欧洲中心论就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为主导,觉得其是最优秀的,向全世界推广民主、自由和平等。应该说,民主、自由和平等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目标。不过,西方在推行中不可避免地夹杂着自身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的利益,产生了损害其他地区(亚洲、非洲和美洲等)人民利益的结果,打乱了当地人民原有的生活和文化节奏,引起当地人民的抵触和不满。不管你宣扬的价值观有多好,宣传所带来的利益冲突、习惯冲突和当地人民的荣誉感挫伤,都会激起对抗。对抗的程度取决于当地文化宗教的专一度。如何在推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避免西方类似的推广过度和主观性,是体现其包容性的关键。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为包容性发展理念落地与发挥相关制度的作用提供了组织性力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由中国首先提出,也是由中国积极倡议和推动的。这就使得中国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下,践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最重要的国家组织力量。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跃升,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践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组织性动力就会大大增强。

  二是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地,形成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一系列国际性组织。这些国际性组织成为推动包容性发展理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框架内得以落地的重要国际性组织力量。

  三是由中国共产党提倡并主办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启了通过构建新型政党关系促进新型国际关系格局形成的新篇章,进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新的国际关系机制。这就使原来仅仅局限于国内空间的政党,开始走向全球空间。由于新型政党关系是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形成的,这就使政党也成为推动包容性发展理念落地的组织力量之一。

  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而人民的组织化形式就是社会。因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必然有更多的社会性组织力量参与其中。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落地,还将获得来自各类民间社会组织力量的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配合和支持。

  为了让包容性不只是停留在宣传层面上,需要尽可能地开展实践活动。

  1.多做实事,拓展实践领域

  (1)发展旅游。“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旅游资源丰富,可否依托中西部地区,以作为“丝绸之路”以及“亚欧大陆桥”关键点的宁夏为支点,带动国内中东中亚之行,让他们国家获得旅游收入,促进一定程度的一体化(例如签证便利等)。

  (2)技术合作。银川成功举办了商务部援外技术培训项目“阿拉伯语国家防沙治沙国际培训班”,培训是合作的关键,因为阿拉伯国家缺少技术,年轻人多,需要接受培训。

  (3)境外开厂。利用当地的劳动力,把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到那些地区,把生产出的产品在当地销售。技术培训是关键。

  (4)双边贸易。中国已经与21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双边政府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协定,并成立了经贸混委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混委会;已经和16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投资保护协定;和11个阿拉伯国家签署了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进一步开展相互投资、工程承包、资源开发和金融保险。

  2.改变对外经营管理模式

  原来是以国企为主的一揽子投资模式,缺少与东道国的对等性利益互动;中资企业大多与当地社区隔绝的全封闭式管理,不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改善经营管理模式的重要前提是如何看待利润,如果像国内一样,一味追求利益最大化,在北非这种节奏慢、人力不勤快的环境下,全封闭式管理是有效的。不过,唯利是图和无法与当地文化互动的模式的确会留下“新殖民主义”的印象。建议以国家政府牵头,把原来一揽子援助北非的资金改为对“走出去”企业的补贴,补贴去北非国家投资或开厂的企业,以便他们让出一些利润,放慢进度,培训和雇用当地年轻人,兼顾效率与当地人的利益。

  3.减少文化宣传

  因为文化就是习惯,过度宣扬自己的文化,是一种犯忌,是在打扰对方的文化节奏,会让人不舒服,甚至反感。往往会适得其反。在民族交往过程中,部分汉族群众由于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缺乏瞭解,以及少数民族群众之间也因为缺乏彼此的相互瞭解,一些人习惯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来衡量、评价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容易产生对其他民族的偏见和歧视。如果处理不当,这些民族偏见和歧视容易诱发产生民族矛盾和纠纷。

  4.多一些感同身受的推广

  中西部地区大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宗教文化多样化,生活习俗与汉族不尽相同,然而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沿线国家十分相似,中亚和中东北非国家,多民族多文化和伊斯兰宗教文化等,价值观不同于汉族的地区。因此,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在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中一定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习俗,在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同时,要适应当地的慢节奏。发展除了物质生产的硬道理,还要发挥互利共赢的感染力。马克思主义民族交往理论认为,民族交往是加快民族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各民族间人口流动的规模和频率的进一步提升,民族关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果在短时间内出现民族交往的迅速扩大,在相关准备工作还未到位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出现因为不同民族间的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冲突而产生一些民族纠纷。把在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推广出去,争取以融入式而不是强加式去推进“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包容性既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更发挥了一个国家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