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中评智库:苏起论两岸关系进入危机管理期

http://www.CRNTT.com   2016-03-16 00:07:43  


 
  民意直接对抗

  第二个可能对抗的领域就是两岸的民意。这些年两岸出炉了不少民调。它们个别容有差异,总的趋势似乎非常明显。在感性的“认同”上,台湾民众自认“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例已经稳稳超过一半。长期领先的“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落居第二。“中国人”的比例则遥遥落后。在理性的“统独”问题上,“维持现状”(即不统不独)仍在部分民调中领先,但大多数民调都显示支持“台湾独立”的比例正前所未有的高涨,显示支持度超过或接近一半的民调所在多有。这两个趋势在台湾内部已然成形,有的人以为是“天然成分”,丝毫不以为意,甚至志得意满。但如果把它与大陆的“中国梦”并列考量,情况就很严重。

  首先,台湾趋独民意的强烈抬头会使得两岸领导层将来的妥协变得非常困难。倾向鹰派的领导人士可能会自恃强硬民意而更不愿让步,而鸽派则因畏惧孤立而噤声不语。这个现象其实已经出现多年。如某重量级政治人物本来偶发温和论述,但他的派系“立法委员”群几乎从来没有人呼应附和。时间一久,男高音也自动消音了。

  更令人忧虑的是将来“台湾人”与“中国人”的对干。两岸和平发展这么些年,政府接触的管道不断增加(一个协议就代表一个管道),谈判的层级不断升高。同时,民众往来的程度也已密切到双方社会及经济均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如此的密切交流不可避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性质的摩擦或冲突,小的可能只是人际问题,大的就可能升高成政治问题。在马政府时期,双方预见这种可能性,所以透过协调双方都已各自先在“操之在己”的部分预作防范;不幸遇到问题,马上经由适当的管道,以最大的耐心及善意,协调圆满解决。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几年两岸民间交流的密切度远高于其他双边关系,但双边摩擦却少到几乎看不到的原因。将来一旦既有沟通管道遭到切断,任何小意外、小摩擦,若无法及时化解,都可能升高成较大的冲突。

  更危险的是,这些年两岸都出现庞大的网民。他们的意向对政府政策多少有些影响,但却不一定受政府控制。将来“天然独”与“中国梦”可能因为各自内部因素而激发,可能因为两岸摩擦而对撞,也可能因为外部因素(如南海、东海、或日本)而被撩拨。不管如何,他们一旦隔空对干,相信两岸主政者都要面临巨大的压力,后果实难设想。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