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及时防范和化解通货紧缩风险

http://www.CRNTT.com   2016-01-12 08:10:51  


  中评社北京1月12日电/2015年以来,受经济增速放缓和强势美元下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降影响,中国结构性通缩形势严峻: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再下一个台阶,已呈现轻微通缩迹象,猪肉价格出现快速反弹后见顶回落;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创纪录持续下降,且负值水平明显扩大,生产领域深陷通货紧缩泥潭;CPI与PPI出现长时间正负“背离”现象,物价整体走势呈现结构性通缩而非全面通缩的特点。

  证券日报发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文章表示,综合宏观、微观及影响价格运行的各种因素来看,2016年物价增速下行的压力将大于2015年。预计2016年居CPI涨幅将继续小幅走低,大概率落在0.5%~1.5%这一较低区间内;工业品价格下滑的态势仍将延续,工业品价格涨幅将落在-5%~-7%这一区间内,全面通货紧缩的风险不断加大。

  文章分析,一、总需求疲弱将带动消费品价格延续低位运行态势。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需求较弱的态势并未根本改变,且主要靠大型企业及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对政策的依赖性较大,增长缺乏内生动力及可持续性。总需求增长持续放缓成为带动2016年价格水平总体不断走低的基本经济因素。一是投资增速继续趋势性下滑,有可能继续维持低位增长。二是世界经济仍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经济复苏比较缓慢,且前景存在分化,外需难以明显回升,出口增速回升动力不足。总之,总需求较弱局面将难有根本性改观,不足以支撑价格涨幅明显上行。物价一般是总需求的滞后指标,因此,总需求的持续下行将进一步加大通货紧缩压力。从趋势上看,随着总需求欲振乏力和产能过剩压力不减,预计2016年CPI走势仍然将延续2013年以来的走势,即“台阶式”震荡下行,消费品价格仍将继续走低,并不排除个别月份有为负的风险,这也就意味着全面通缩有可能在2016年到来。

  二、产能过剩问题将继续压制工业品价格回升。尽管存在需求的原因,但当前矛盾的焦点应当在供给方面,部分领域的产能过剩是导致CPI持续低速、PPI持续负增长的主要原因。从需求角度来看,工业领域过去很大程度上依靠国内刺激政策来拉动需求。随着政策刺激作用逐渐消退,尤其是不再搞新的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以及调结构、促转型的不断深化,需求逐步回落至相对合理水平。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进一步增加了工业领域需求不足的现象。从供给角度来看,当前中国出现物价下行压力主要是在总需求增长放缓情况下工业领域生产能力保持较高水平所致,而生产能力的持续扩张与之前金融危机后出台的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等政策强力刺激下总需求迅速膨胀密切相关。当这部分需求下降,供给过剩的问题便凸显出来。当前,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仍较突出。以钢铁行业为例,截至2014年,中国钢铁产能利用率约为75%,与公认的80%左右的合理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导致钢材库存不断攀升,价格持续下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已从2011年2月18日136.31的高点跌至2015年12月31日的56.37,跌幅达58.65%。目前钢材、煤炭等主要工业品库存仍在高位,显示未来一段时期内工业品去库存的压力不减,主要工业品价格可能继续下降。展望2016年,生产资料价格(采掘业、原材料等)持续低迷、供给相对过剩仍将是PPI负增长的主要压力。更为严重的是,产能过剩具有严重的资产负债表风险传染机制,将会强化顺周期效应对金融货币体系的冲击,从而使得物价进入一个下降螺旋,甚至使货币金融体系进入一个流动性陷阱,进而加剧通货紧缩局面。当经济减速、公司债务高企时,通缩循环将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堆积。

  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长期颓势难改将继续输入全球通缩风险。对2016年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仍将在中长期低迷的“冰河期”探底徘徊。一是多数大宗商品价格将维持低位震荡,熊市还将继续。从供需形势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与全球需求疲软息息相关,但也与供给出现大量过剩密切关联。尽管欧洲和日本持续释放流动性刺激需求,但还不足以抵消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及加息预期的影响,美元持续走强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承压。二是在多重抑制政策的作用下,能源市场供大于求的态势还难以根本性改变,石油、煤炭、天然气价格都将稳定在较低位运行,长期出现报复性反弹的可能性不大。三是基本金属价格仍将持续下跌,并陷入“负反馈”的恶性循环。考虑到未来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并不乐观,尤其是中国和欧洲需求难转旺盛,加上各品种产能仍在不断提高、供给充足,估计多数主要金属——铜、铝、铅、锌、锡都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准附近徘徊。四是随着中国需求继续放缓,再加上市场供应增加,中国所需铁矿石增长空间非常有限,过剩的钢铁产能也将长期压制铁矿石价格回升,铁矿石价格将还有继续下探的可能,预计不会重返每吨60美元以上水平。五是国际农产品价格更多体现商品属性。国际农产品供应受地域自然灾害和气候季节性影响较大,因而其低价形势可能不会持续那么久。从近期走势看,尽管价格涨跌互现,但上涨品种的表现总体难抵价格下跌品种的拖累,食品类大宗商品价格受供需平稳影响,进一步下跌的幅度不会太大。综合来看,国际大宗商品因供应和需求两方面原因的作用,市场仍将进一步承压,价格“跌跌不休”将进一步加剧通缩预期和输入性通缩压力,导致中国工业品价格持续低迷。但输入性因素并非是工业领域结构性通缩的主要原因,而只是外生的附加因素。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