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 
智库杂志:香港与内地需形成命运共同体

http://www.CRNTT.com   2015-11-13 00:22:24  


 
  其次,强化命运共同体之感。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对香港实施“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方针,“利用”成为此后两地关系发展的主线。1978年,中国内地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主要的招商引资来源地就是香港,尤其是在珠三角地区,“三来一补”、“前店后厂”的模式,促进了内地的经济发展,也使香港经济走上快车道,成长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及至1997年香港回归,这一“利益共同体”的定位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在中国(内地)眼中,香港的经济价值仍远远大于其政治文化价值。⑫

  在回归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内地)面对的仍然是一个“想象中的香港”(香港应该的模样),而不是一个“实际中的香港”(香港本来的模样),这一方面导致了一些政策的偏差,另一方面在开放“自由行”之后,两地民众也开始在实际的接触中以“摩擦乃至冲突”的方式修正彼此的印象。

  香港与中国(内地)“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首先是想像中的,叙事上的,对香港而言,人心回归首先是叙事上的回归,只有逐渐建立与中国内地一样的叙事体系,双方处在同一话语平台上,才能开始有共同的记忆。其次是远景规划上的,不仅经济上逐步纳入整个中国的长远发展规划,如“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政治文化上的亲近、接纳,逐渐完成港人的中国国民身份认同。再次是亲身参与的过程,想像中的命运共同体只有通过成员的亲身实践,才能产生“唇齿相依”之感。如当前香港年轻人中出现的分离倾向、“港独”思潮等在一定程度上与年轻人的发展问题相关,解决之不能单靠让香港年轻人在内地某个城市找到一份工作,而是应当让真正有心的人产生投身到国家建设中来的自豪感。香港的年轻人毕业后不应只成为律师、医师、会计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还应该有成为宇航员、职业军人、内地警察、乃至内地公务员等的机会。

  从这个角度讲,港人除享受香港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外,也要逐渐享有身为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只有给予港人真正的“国民待遇”,才能凝聚其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力量的一部分。香港回归后,所谓的“去殖化”与其说是消除英国的影响,毋宁说是重建中国的意识形象。

  最后,“一国两制”之下,处理两地关系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处理两制关系。两制关系实质上是两地关系。导致两地关系龃龉不断的主要原因是两种制度背后的政治文化理念差异和两个社会迥异的历史心理记忆。中国以一种“以我为主”的态度推行“一国两制”方针,在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的前提下,“容许在自己身边,在小地区和小范围内实行资本主义……小范围内容许资本主义存在,更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⑬回归后,香港这一制与内地一制的关系仍是小范围与主体的关系,小范围的资本主义“五十年不变”,在五十年之内两种制度怎样互相借鉴、相得益彰?五十年(2047年)之后,中国“还会小里小气地处理这些问题吗?”⑭现在谁也无法给出答案。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何令香港成功嫁接于中国之上,如何令香港中国(内地)凝聚成血脉相连、人心相通的命运共同体,是关于香港命运与中国未来的一大课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