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5小时就宣布结束救援太惊人

http://www.CRNTT.com   2011-07-29 10:00:04  


 
检察日报:5小时就宣布结束救援太惊人

  2011年07月27日10:09检察日报 舒圣祥 知名评论员

  32岁的杨峰在动车事故中,失去了岳母、妻姐、外甥女、妻子,还有他尚未出生的孩子。他说自己24日凌晨2点半到达出事地点时,“现场已停止救援,他们说没有生命迹象了”。但是,妻子和岳母的遗体是24日下午才找到的,“我太太就在下面,为什么没有营救?”由于妻子不幸被毁容,杨峰流泪问道:这是撞的,还是被挖的?杨峰亲属说,可以不要赔偿,但要求将事实全部还原,给他们一个说法(7月26日《新京报》)。 

  被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称为“这是个奇迹”的小女孩伊伊,也是在24日下午被找到的;她是“计划外”的幸存者,发现她时距离宣布救援行动结束,已经过去了十几个小时。然而,她的奇迹不只得益于生命的顽强,更得益于责任的担当。因为,如果没有温州特警支队的坚持,伊伊的“奇迹”根本不可能发生———温州市特警支队支队长邵曳戎说,我下午接到指令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有了小女孩伊伊的“奇迹”,那么包括杨峰在内的遇难者家属当然有理由“幻想”:我的亲人是否也被生命探测仪误判为“没有生命迹象”?如果有一个像温州特警支队那样负责任的救援者,他们是否同样有可能生还?为何凌晨就结束了救援行动,下午还能找到多具遇难者遗体,甚至还有幸存的伊伊?这是需要解释的,不是发言人一句“这是个奇迹”就能糊弄过去。遇难者家属和公众有理由对救援行动提出质疑,因为在遇难者遗体尚未被清理抬出的情况下,就宣布救援行动结束,无论如何也是非常草率的。 

  我不禁想起央视报道中的一个镜头:悬挂在桥边直插入桥下的车厢,在24日上午就被机械设备强力放倒在了地上,发出沉沉的闷响,由于是车厢顶部着地,挖土机又接着给它翻了个身,尘土漫天——此刻,这节悬挂着的车厢里的幸存者和遇难者都已经被抬出了吗?还是,仅仅转运出了被发现的伤者,经过生命探测仪检测没有生命迹象,在遇难者遗体根本没有抬出的情况下,就对车厢实施了机械放倒?而那里面,会否原本也有像小伊伊那样被生命探测仪漏掉的幸存者?

  每次事故发生后,无论是中央领导的批示,还是地方官员的强调,都是永远将救人放在第一位。可是,发生这么大的动车追尾事故,仅仅五个小时就宣布救援行动结束,甚至很多遇难者遗体都未能抬出,就下命令将车厢放倒或者吊到桥下,这个“速度”也未免太为惊人了!是的,我们总是在强调速度,不仅火车越来越高速,就连出了事,恢复通车也是神速;速度也许不是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规律,忽略了科学,甚至忽略了生命——神速完成的救援行动,是一种可怕的速度,发生在伊伊身上的奇迹,其实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 

  为何救援行动才五小时就早早宣布结束?为何我们如此相信幷依赖探测工具,甚至都不愿意再次派人进车厢搜寻?为何遇难者遗体尚未抬出,就对车厢进行机械操作?别说可能还有幸存者,就算没有,对遇难者遗体又是否足够尊重?被毁容的遗体是否正与此有关?与拯救生命、尊重生命相比,快速恢复通车真的有那么重要,以至于可以早早放弃对“生命奇迹”的细致搜寻吗?

  所有一切,不仅杨峰需要真相,公众同样需要真相。白岩松批发言人批得很好,“我们不能把技术是先进的,就等于合格,就等于我们拥有信心。”事实确实如此,出了这么大的事故,如果连真相都没有,光靠发言人讲“反正我信”,公众不可能会有信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