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评社与两岸关系中的网络媒体传播
http://www.CRNTT.com   2021-09-06 15:50:18


 
  我们首先要确定,两岸一同进入了网络时代,进入了网络媒体迅速掌握社会话语权的时代。我当时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进行判断:

  1、两岸的网络媒体受众人数已经成为新闻资讯受众的多数。也就是说,网络受众与平面媒体受众、电子媒体受众的人数旗鼓相当,甚至网络媒体受众人数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事实上,这三大类媒体的受众互有交集,网络当时看来不会完全取代报纸与电子媒体,但是,网络媒体受众对报纸的排斥化及疏离化态势十分明显。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成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祗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那时就被提出来。因此,2005年网络媒体的使用人数在大陆即将超过全部人口的四分之一,在台湾超过全部人口的二分之一的时候,中评社曾经响亮喊出:网络媒体在两岸就是大众传媒!

  2、网络媒体的内核、形态、功能、传播力等各个方面当时都初步成熟,并且得到了公认。从早期的网络是什么?到几年前的网络做什么?到现在的网络媒体不是媒体是什么?不做媒体做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充分表明,人类新闻传播历史,在2005年的时候无可非议地进入了网络时代。

  现在纵观两岸四地的新闻媒体,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网络媒体无所不包,网络通讯社,网络报纸、网络电台、网络电视、网络图书,凡是其他媒体所有的,网络媒体都有。甚至其它媒体没有的,网络媒体也都有。大陆更是率先进入了融媒体时代。互联网的普及化,使得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大为加强,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形态不断在构建与确立中。

  3、网络媒体是两岸之间最佳的新闻信息沟通渠道。人类社会的新闻传播进程发展到今天,最高的理想境界是什么?不外乎是这么几种吧?低成本,多媒体,大容量,全球性,高时效,大自由,多元性。这些优势,网络媒体全部都囊括在内。

  第一,低成本,网络媒体的数字化是低成本的保证,与传统媒体相比大大节省了成本。

  第二,多媒体。网络媒体具有整合文字、图片、视频乃至声音的综合功能,这是其它种类媒体不容易做到的。

  第三,大容量。常说,网络容量之大,任何其他媒介都无可企及,对于网络新闻而言,其在空间能力上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资讯贮存与转运的能力。实践结果正是如此。比如中评网是一个巨大的两岸关系资料库,所有新闻信息都将保存下来,甚至成为历史记录。

  第四,全球性。网络“虚拟空间”并无所谓“领域疆界”,网络新闻全球化的特征,有利两岸公平合理、客观务实地交流信息。

  第五,高时效。过去的独家新闻可以保值24个小时之久,今天的网络时代,独家新闻祗能保值1分零4秒,甚至更短时间。网络新闻传播的高效率,是毋庸置疑的。

  第六,大自由。网络新闻的最大自由度就是新闻的来源广泛,言论的自由度宽松,受众的参与度高。

  第七,多元性。网络媒体的传受关系特征具有多元性,就如普遍认定的那样:互联网媒体的多元性特征,首先表现在传播主体上,在互联网媒体世界,不是专门的新闻传播机构一家独有,从网络属性上讲,政府、企事业网站乃至个人网站都有能力可以发布新闻,成为传播新闻的主体。其次,互联网媒体的全球化特征,决定其文化的多元性,它通过超链接、超文本的手段,运用数字技术,将全球文化用网络的方式联结在一起。其三,互联网媒体的传播方式也具有多元性的特点。传播媒体的传播方式一般是点对面的传播,而互联网媒体除了点对多即网站向网民、某一网民向不特定的其他网民发布信息这一方式之外,还有点对点即网民通过网络向其他某个网民发电子邮件的方式,众多网民向某一个网站发送信息、反馈意见的多对点方式,以及网上聊天室、电子公告牌等多对多的传播方式。

  现在看来,以上20多年前的观点判断依然具有价值。祗不过网络媒体的形态更加多元化,内容更加丰富化,话语权更加强大化,这些共性是两岸网络媒体共同拥有的。根据202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中国大陆的互联网用户已达10.8亿;台湾也完全普及,根据“财团法人台湾网络资讯中心”等机构的统计,2019年台湾网民总数达到2020万人,整体上网率高达85.6%,其中网民采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7.9%。我们现在要强调的是:网络媒体在两岸就是最强大的主流传媒!所以,在政党政治不一样、意识形态不一样、社会制度不一样的两岸之间,网络传播是当前乃至今后最佳的新闻信息的沟通渠道,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传播工具。因为网络媒体具有以上的共性,我们对两岸关系的政治调整期,以及两岸新闻交流的调整期,不能以悲观为主导,当然也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要遵循客观规律去创新、去推动。

  三、网络媒体传播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我曾经就网络传播对两岸关系的正面影响做了一些研究,通过中评社进行了长期的实证检验,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1、网络传播可以增强两岸关系的思想力。 

  何谓思想力?在此指的是促进两岸关系持续发展的思想动力。这种促进两岸交流的思想力,不是凭空而生的,需要经过资讯交流、资讯沟通,乃至思想踫撞与交汇,最后才能由舆论共识进入到共同发展的思想力出现的阶段。两岸网络传播成为主流之后,给两岸之间带来了什么?当然是带来了两岸的更多、更客观的资讯交流。这是肯定的。此外还有什么呢?最重要的应该是带来了两岸民众的思想、思维的沟通和交流,并且由此产生新的关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思想力。两岸的长期隔绝,使两岸民众处在一个鸡犬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的环境之中,彼此非常陌生,误解不断,当然会严重伤害两岸关系。所以,通过比较少障碍的网络传播沟通双方民众的思想、思维的重要性就凸现出来了。不过,通过网络传播沟通两岸思想、思维,并且产生思想力,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走过长期的甚至是异常艰辛的历程。 

  2、网络传播是两岸关系的稳定器。

  新闻媒体的长期的交流、资讯的充分沟通,在两岸民众心目中确定的地位十分重要,两岸民众彼此通过传媒的互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会完全受情绪煽动。因为互相瞭解,两岸新闻媒体大多能够理性报道,有所克制。所以,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起到了稳定器作用。2000年至2008年民进党执政,两岸正式与非正式的所有沟通管道全部中断,连海基会、海协会都停止接触了,两岸处在盲目状态,互相不明情况,这是非常危险的时刻。在这个时刻,两岸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发挥了重要的沟通作用,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分析,透露了大量资讯,基本上能够使得两岸当局避免误判,使得两岸关系始终处在稳定阶段。这就是最典型的稳定器作用。最近5年多来,这样的问题再次发生,中评社也在不断总结经验,与时俱进,通过自身的客观传播,努力为两岸关系的稳定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

  3、网络传播是两岸关系的推动力。

  两岸新闻交流不仅是人员的往来,更重要的是内容的传播。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发展的推动力不可以低估。两岸关系中几次重大的历史阶段,都是新闻媒体推动的。如果没有两岸新闻交流,两岸关系的发展动力势必受到严重损害,后果不堪设想。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体的历史责任十分重大。 

  4、网络传播是两岸关系的支撑点。 

  两岸关系是十分脆弱的,因为两岸没有政治互信。更加严重的是,统一与分裂的斗争始终会贯穿在两岸关系之中,问题严峻。所以,在这样特殊的状态中,两岸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就起到了特殊的舆论支撑作用。沟通,是两岸新闻媒体起到的重要的支撑作用之一。解读,也是两岸新闻媒体起到的重要支撑作用之一。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两岸之间有责任、有能力的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重要任务。紧张对峙中的两岸关系,官方渠道全部中断,祗有新闻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才能有效地对问题进行沟通与解读。

  5、网络传播是两岸关系的避战阀。

  从社交网络舆情角度来观察,2020年是两岸关系中民意对抗最为激烈的一年,对两岸是否将发生战争的讨论最为广泛、最为深入、最为喧嚣。我们知道,舆论斗争达至不可调和的阶段,必然就进入武力斗争阶段。但是,两岸网络媒体的舆论舆情却与社交媒体很不相同,在涉及两岸关系的资讯、观点中,还是不乏各种理性的、客观的资讯及观点,两岸政策主流机构的意图均能得到完整的表述,尽管时常针锋相对,但是仍有沟通作用,这就有效区隔了社交媒体的狂热,使得关于战争的讨论更多停留在社交媒体层面。所以,两岸关系中的主流网络媒体肩负着公开沟通、知己知彼、遏制战争的避战阀作用,期待两岸当局都要有充分的认知。一旦这样的两岸避战阀被摧毁,那就离战争真的不远了。中评社的最大功能之一,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与理性,主动发挥网络媒体的避战阀作用。

  任何传播都有正面与负面的影响功能。如果上述网络传播的正向作用被政治因素完全压制,无法发挥出来,那么就是两岸关系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到来了。很可能就是:网络传播是两岸关系的舆论攻击的平台、破坏互信基础的工具、鼓吹战争杀戮的喇叭。如是,两岸危矣!祗有两岸之间的网络媒体坚持正向交流,才能给两岸和平带来福音。至于“第五媒体”社交媒体的正向作用,其实也应该是一样的,当然,在形式上的变化与作用会有不同,需要认真研究及运用。

  在网络媒体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必须觉察负面功能与作用的危害性。毋庸讳言,破坏两岸关系正向传播的网络传播,最大的危害来自两岸的意识形态对峙、舆论对峙。在方式方法上,直接的危害来自那种以鼓动民粹、撕裂社会为企图的网络水军。根据定义,网络水军为一群在网络中针对特定内容发布特定信息的、被雇佣的网络写手。网络水军通常简称水军,又名网络枪手,他们通常活跃在社交网络平台中,通过伪装成普通网民,通过发布、回复和传播博文等对正常用户产生影响。“后真相时代”就是网络水军最为活跃、最有影响力的时代。无视两岸求和平求发展、反对战争的主流民意,用极端的观点来挑动两岸民众的情绪对立,没有真相,也就没有理解,没有了理解,就不会有共识,没有共识,两岸就会渐行渐远,最后就是决战台湾海峡。如果两岸新闻媒体人没有作为,任由民粹分子在两岸关系中构筑“后真相时代”,两岸关系必然被负能量的网络传播方式所摧毁。

  四、社交媒体参与推动两岸关系的作用与难题

  此外要看到的是,近些年来,与有“第四媒体”之称的网络媒体不同,号称为“第五媒体”的社交媒体在两岸蓬勃发展,对两岸关系必将会产生重大的不同效果的影响。社交媒体(Social Media)指互联网上基于用户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所谓社交媒体应该是大批网民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的过程。有两点需要强调,一个是人数众多,一个是自发的传播,如果缺乏这两点因素的任何一点就不会构成社交媒体的范畴。社交媒体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的发展,如果网络不赋予网民更多的主动权,社交媒体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失去了根基。如果没有技术支撑那么多的互动模式,那么多互动的产品,网民的需求祗能被压制而无法释放。如果没有意识到网民对于互动的、表达自我的强烈愿望,也不会催生那么多眼花缭乱的技术。社交媒体正是基于群众基础和技术支持才得以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