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台湾《客家基本法》对客家人的定义,客家人是指“具有客家血缘”或“客家渊源”且“自我认同为客家人者”。所谓“客家血缘”,是指父亲或母亲是客家人、祖父或祖母是客家人、外祖父或外祖母是客家人,或是祖先具有客家血缘,只要具有上述其中一项即认定为具有“客家血缘”;所谓“客家渊源”,指“配偶是客家人”、“主要照顾者是客家人(如养父母等)”、“住在客家庄且会说客家话”、“工作关系会说客家话”及“社交或学习会说客家话”,只要民众认为自己具有上述其中一项与客家的连结,即认定为具有“客家渊源”。
根据台湾客家委员会委托完成的调查研究推估,符合《客家基本法》中对于客家人定义“具有客家血缘或客家渊源,且自我认同为客家人者”,2016年全台湾约有453.7万人,占台湾2349.2万人的19.3%(参见《105年度全国客家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客家委员会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17年6月)。
台湾所有县市都有客家人的身影,其中客家人口居住较为密集的区域有三个:桃竹苗(桃园市、新竹县市、苗栗县)、高高屏(原高雄市、原高雄县与屏东县)及花东(花莲县、台东县)并呈现由这些地区往外扩散延伸之情形。客家人口比例最高的五个县市是:新竹县(73.6%)、苗栗县(64.3%)、桃园市(40.5%)、新竹市(34.5%)及花莲县(32.4%)。五个县市中,新竹县及苗栗县有近三分之二的县民是客家人,其他三个县市客家人口比例也达三成以上。由于各县市的人口总数不同,超过10万客家人的县市有11个,依序分别是:桃园市85.3万,新北市63.7万,台中市48.3万,台北市47.3万,新竹县39.9万,苗栗县36.2万,高雄市35.1万,屏东县21.3万,新竹市15万,台南市11.2万,花莲县10.8万。其他客家人口较多的还有彰化县8.2万,南投县7.7万,云林县5.8万,嘉义县3.3万,宜兰县3.3万(参见《105年度全国客家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客家委员会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17年6月)。
客家族群在过去,不管在战前日本统治时代、或战后国民党统治时代,到都会区发展,在公务体系和文教体系比较多;但基本上是隐形的。也就是说,不太愿意让人家知道自己的客家人身份。这与过去历史的集体经验有关,担心被排斥。台湾客家的觉醒以至大声疾呼要维护客家权益、弘扬客家文化,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社会运动开始之后,也就是客家人发动“还我母语运动”前后开始,一些客家菁英开始办客家杂志,并走上街头,不愿意再当隐形人。而真正展现影响力是在1994年台湾第一次省长选举时,宋楚瑜在客家地区很用心去拉票,大家开始发现客家人举足轻重。从那个时候开始,很多重要的选举,候选人都强调自己是客家人或有客家血统,或强调重视客家人,至少要秀一两句客家话,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蔡英文,以及其他许多当选或落选的候选人均如此。
渡过“黑水沟”到了台湾的客家先人,依然保留了大陆“原乡”客家人的许多基本文化特质,包括吃苦耐劳、开拓进取、团结互助、念祖思亲爱乡土、崇文重教、较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以及对异族文化吸纳包容等,幷且代代相传。回顾历史,台湾曾经多次遭到西方列强的骚扰和侵占,台湾人民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在护台御敌、维护国家统一的斗争中,客家人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据客委会的委托调查发现,在各项客家代表性的物质、文化、特质与态度上,客家民众认为最能代表客家文化的是“客家话”;其次是“客家小炒”,再其次是客家民众的“勤俭”特质、“硬颈精神”及客家“采茶歌”等。台湾客家人的客家认同相当高,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客家人都“以身为客家人为荣”;有六成七的客家民众在初认识朋友面前会表明自己的客家人身分;客家民众子女的客家认同态度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另外调查结果也发现,客家人“勤劳节俭”的特质,无论时空环境如何演变,仍然深植在客家民众的内心。(参见《105年度全国客家人口暨语言基础资料调查研究》,客家委员会委托,典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2017年6月)。
三、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意义与前景
这些年来两岸四地的客家地区,特别是台湾和大陆的客家地区,从政府到民间社会都有很多客家文化活动,兴建了很多客家文化场馆,不同客家地区的跨区文化交流活动也非常频繁。除了两岸四地间常态性的双边或多边文化交流活动之外,还有大型的、定期性的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包括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已办至29届,2017年在香港)和两岸客家高峰论坛等。这些活动,都在传承和弘扬客家文化、促进不同客家地区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方面,起到了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两岸的客家文化交流还是很不够的,甚至还是肤浅的,彼此的认识、交流都远远不足,未来还有非常大的挖掘、发展空间。
两岸客家文化交流的层次和形式很多,但就未来方向而言,笔者认为有几个重点必须掌握:
第一,积极推动客家文化交流,要重视客家精神的凝聚和升华。
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是两个相关但又不同的概念。客家人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客家人,因为种种原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而客家精神则是不同地区客家人的文化共性。两岸未来的客家文化交流,除了积极推动不同地区客家文化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瞭解和情谊之外,应该通过这种交流,发现和凝聚更多的文化共性和文化共识,升华为共同的客家精神,并且加以传承和弘扬。
第二,增进客家人对客家意识和身份的认同,增加客家人对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客家人,是汉族的优秀民系之一,原居中原,因天灾人祸等原因,几经迁徙,辗转至闽粤赣地区,散居世界各地,包括台湾。客家人在异常艰苦的迁徙岁月中,养成了开拓进取、不畏强权的独特精神,保存着爱国爱乡、深明大义的文化意识。两岸未来应该通过各种客家文化交流,进一步唤醒客家人的客家意识和身份认同,增加客家人对客家身份的自豪感。
第三,增进非客家人对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认识和认同。
两岸的客家文化交流,也应努力增进非客家人对客家文化和客家精神的认识和认同。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客家人融入各地,特别是融入都市地区的主流社会,并赢得主流社会的认同和尊重。
第四,增进客家人的历史荣誉感,增强客家人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中华文化复兴的使命感。
从远的、大的中国近现代历史来看,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客家伟人对中华民族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客家人的影响力穿透整个中华民族。
从近些年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看,客家人也起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必然,僵持对峙了几十年的两岸关系,很多台湾客家人(包括国民党前主席吴伯雄等)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开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两岸关系的历史进程中,客家籍的新闻工作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两岸新闻双向交流中,首次访问大陆的两位台湾媒体记者之一李永得,是高雄美浓客家人;首次访问台湾的两位大陆媒体记者之一郭伟峰,是广东梅县客家人。这或许是历史的巧合,但也是客家人无所不在的象征。这一来一往,打破历史坚冰,开创了两岸关系双向交流的历史新时代。接着,许多台湾客家籍的资深媒体人如黄肇松等,都在推动两岸新闻交流和两岸关系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五,台湾许多对客家文化保护、弘扬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大陆学习和借鉴,两岸深化客家文化交流不仅有必要,而且潜力巨大。
近些年来,台湾对客家人的重视,对客家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在政府体制上,不仅在“中央”成立了部会级的客家委员会,在许多县市也都成立了客家事务局或客家事务处,编列预算推动相关工作;成立了客家电视台;推动客家事务立法,通过《客家基本法》;在许多大学成立客家研究机构,如客家研究学院、客家研究系所、客家研究中心等;进行各种客家人口调查、调研等等。可以说,这些年来全球客家热的兴起,与台湾对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重视有密切的关系,在客家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客家人才的培养、客家文创产业的培育等等方面,台湾都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学习。
对于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和中华文化的复兴,两岸客家人应该更有信心,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正如中评社社长郭伟峰曾经为文所称:如果跳出细节看宏观层面,可以知道,台湾的客家文化源自大陆,客家文化又理所当然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客家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大陆客家文化必然有正面的影响。目前,客家人的主体在大陆,但是,客家文化发展的新趋势在台湾。双方的文化交流,必能极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涵。其在今后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作用,独特且无可替代。
总之,客家文化所蕴含的很多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值得深入挖掘并加以弘扬;深化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是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实现国家统一的重要文化基础和精神力量。
(本文发表于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举办的第四届中华文化论坛;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19年4月号,总第25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