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台湾问题的国际环境变化与台海局势走向
http://www.CRNTT.com   2021-01-17 00:12:18


 
  第二,台湾民进党当局压力剧增。虽然表面上美国这一段时期在政治、安全、涉外、军售等方面给了民进党当局很大的支持,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美台勾连导致中国大陆做出激烈反应,而台海局势高度紧张的巨大压力几乎全部压在台湾民进党当局身上。毫无疑问,无论是两岸擦枪走火,还是中美关系失控,台湾民进党当局都将承受第一波冲击。实际上,对于民进党当局而言,这将是不可承受之重。此外,在美国对台关系提升的幌子下,美国通过对台军售从台湾榨取了巨额经济利益,使得台湾当局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难以承受。从某种意义上,台湾前有大陆强力震慑,后有美国敲骨吸髓,在大陆和美国的双重压力之下,台湾当局所承受的压力恐怕也在接近临界点。这也将迫使台湾民进党当局不得不考虑美台关系发展速度对其自身及台海稳定带来的压力,尽力趋利避害。

  第三,在美国对台政策挑战的磨砺下,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已经放开手脚,幷正在应对自如。无论是针对岛内“台独势力”进行必要的震慑,还是对美国的不断挑衅作出必要回应,大陆已经做到了坚决果断、应对自如。特别是近期通过汪洋主席在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研讨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在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上所发出的底线信号已经十分明确。这预示着,美国对台政策的操作空间将因此趋于萎缩,台湾当局也将长期面临来自大陆方面的反分裂、反“台独”高压。这也意味着中国大陆在反对美台勾连以及“台独”分裂方面将更加积极主动。

  2020年下半年的台海危局的实质是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展开的数个回合的激烈较量。从形式上看,由于美国强打台湾牌,造成此次台海形势极为严峻的根源在于美台勾连。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已经从政治经济和涉外领域升级到军事层面,其表现形式就是大陆军机不断在台海周边训练活动,把军事压力直接压在台湾当局身上。如果说这一段时期台海地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擦枪走火的战争危机,应该一点也不夸张。经过半年的较量,在台海地区兵凶战危之下,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亮点或特点。

  首先,这是一场全新的台海安全压力测试。这场由美国高层亲自部署,由美国政府亲自上阵的中美台海大博弈,是对中美在台湾问题上政策底线的一次摸底和探试,也是一场台海安全压力测试。从2020年9月以来,美国在对台政策上从政治经济到军事安全,从内阁官员、助理国务卿、海军情报官员不同层级官员访台,所谓的台湾牌中的大牌、小牌、野牌,都试过了,也让人看清了这些牌的限度。至少目前看,在政策理性的限定下,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政府还没有打出以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访问台湾、美台建交为标志的王牌。通过这场安全压力测试,可以看出,虽然不排除美国不断威胁要打出台湾问题上的王牌,但是在现实和未来国家利益基本判断的牵制下,美国要决心打出这张王牌幷不容易。中国大陆对美国的战略挑衅做出了对等而激烈的反应,通过军机穿越台湾海峡中线等压缩台湾当局的军事安全空间,而且也同时把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的底线进行了清晰展示。通过这场台海安全压力测试,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博弈的政策空间更加清晰。

  其次,显示出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行为与危机管理能力趋于成熟,展示出战略博弈的高度与水平。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策略也是极限施压的一种体现,政策行为力度及节奏的把控,既有极强的挑战性,也有很高的技巧性。蓬佩奥主导下的美国对台政策所展现的“蓬氏疯狂”的背后是冷静的政治算计与精准的力度把握,其政策实际效果达到预期的政策冲击,但又没有引发台海安全和中美关系的破局。对于中国大陆而言,通过这场中美台海博弈,在摸清美国对台政策底牌的基础上,以相应的烈度和措施,沉着坚决地回应美国的挑战,经受住了这次台海战略博弈的考验,牢牢掌控了台海安全形势主导权,做到了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第三,危中有机,中国大陆抓住了机会。中国大陆的实力已经今非昔比。无论是在中美关于台湾问题的博弈中,还是两岸之间的博弈中,在我们看到出现了很多新的困难、问题的同时,实际上也给我们创造了很多潜在的机会。美台勾连是一种挑战,同时也给我们挤压“台独”分裂势力的战略空间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美国大打台湾牌,显然是在主动制造台海危机,企图利用台湾问题陷中国于被动。而这一次,中国大陆藉美国打台湾牌的机会,顺手对美国反打台湾牌。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是我们战略安全的软肋,但如果台湾这张牌打大了同样也可以转变成美国的软肋。在台湾问题上,美国也有输不起的压力。在中国的家门口打台湾牌,美国幷不具有天然优势。这一次中美台海博弈期间,中国大陆充分利用美国打台湾牌的机会,大力推进非和平统一的准备演练,其结果是台湾当局的战略空间被我们一点点压缩,同时把政治军事压力传导给台湾当局和美国。这不仅让台湾当局面临来自大陆的直接军事政治压力,而且也使台湾变成美国政治包袱或拖累的可能性急剧上升。

  三、对于未来台海局势的初步判断

  随着特朗普任期终结,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及冲撞政策,将会告一段落,但是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暂停和调整,不意味着美国对台政策大方向的改变。从中国大陆的角度来看,台湾问题的外部环境中短期内缺乏向好转变的基础。

  从总体环境上看,拜登政府2021年1月上台后对华政策的回调是一定的,其对华政策风格也将与特朗普政府有很大差异。作为美国拜登政府整体对华政策的一部分,美国新政府对台政策也会相应进行形式与内容的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说,特朗普政府末期在台湾问题上的最后疯狂,也标志着美国打台湾牌已经基本打到了天花板。如果美国继续打各种乱牌、野牌,那么台湾牌的政策效果将逐渐呈边际递减,甚至给中国大陆推进对台战略挤压提供机会与条件;如果美国执意突破这一天花板,打出台湾问题上的王牌,突破中美关系底线,那将意味着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直球对决、迎面相撞,直至陷入大规模战争。显然,美国未必会成为这样一种结果的受益者。毕竟在中国家门口开战从地利上说对美国极其不利,且不具备长期压倒性优势。中美关系重大损伤和中美这两个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之间的高烈度对抗乃至直接的战争,不仅是不可思议的,而且其可能的损失和对美国亚太地缘战略地位的冲击,将是美国承担不起的。从美国国家利益的角度看,以中高烈度的方式打台湾牌,美国很难讨到便宜。此外,在美国过度使用台湾牌的过程中,台湾当局也因在各个方面受到来自大陆的战略挤压而伤痕累累。特朗普政府末期的涉台暴冲式政策及其经验教训,有助于拜登政府厘清美国对台政策空间,幷对政策工具的使用做出新的选择。

  在这一大的框架下,未来台海局势走向将体现以下几个维度:

  第一,虽然不排除中美在台湾问题上迎头相撞的可能,但是政策理性会对美国的台海政策有较强的约束性,所以中美因台湾问题陷入大国冲突和战争对抗的几率不高。

  第二,台海对抗将成为中近期的常态。美国依然会通过各种支持台湾的法案,继续对台军售,美台官员互动也将继续,美国军机军舰在台海周边活动也将更加频繁。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对抗性难以解除,对抗态势仍将持续。两岸之间的对抗也将成为两岸关系的常态和主流,渐行渐远会成为中近期两岸关系的显着特征。

  第三,台海地区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在升高。台海两岸以及美国在台海地区及周边的军事活动密度空前加大。在不断的较量中,两岸之间擦枪走火的可能性空前升高,最有可能成为新的重大台海危机的引爆点。虽然说台海各方危机管控能力明显提升,但在各方参与的高强度、高密度的对抗性军事活动中,人为失误、机器失灵、系统失控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这种概率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第四,与蓬佩奥主导下的暴冲式对台政策相比,拜登政府的对台政策应会体现出更清晰的缠斗特色。如果说蓬佩奥主导下的美国对台政策展现出波涛汹汹、危机频频的巨大冲撞性,那么到了拜登政府时期的美国对台政策或将会有更多谧静的巨大漩涡或破坏性极强的暗流涌动。应对蓬佩奥式的暴冲,可以以强硬对强硬,可以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进行处理;而对于缠斗式政策趋向则更考验我们的应对策略和智慧,更强调政策韧性的较量。

  在围绕台湾问题展开的这场台海政治博弈中,今天的中国大陆有着天时地利的绝佳条件和较强的实力,只要善于抓住机会、利用机会,就一定会是这场博弈的最终受益者。就中美关系和亚太合作的长远前景而言,美国的最佳选择是与中国合作,共同探讨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这个定时炸弹的问题。早讨论,早探讨,对美国,对台湾都是好事。但毋庸讳言,在中美关系进入艰困期的情况下,台湾问题仍将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中美博弈、斗争的焦点,甚至成为亚太地区最危险的潜在热点。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1年1月号,总第277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