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钟厚涛:两岸命运共同体践行路径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1-22 00:14:44


 
  钟厚涛指出,认同兼容,即由文化认同向政治认同的转换。

  从文化政治学的角度来讲,在国家竞争和文明冲突中,文化本身就具有政治性。现在大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台湾建构“台湾特色的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其核心价值上都充满了政治考虑。两岸政治关系是在一个政治体系内部的两个次级政治体的关系,若两岸无法以共同的政治认同即“两岸一中”作为最大公约数和根基,就很容易造成“鸡同鸭讲”的情况。从另一方面来看,政治冲突也是一个文化问题,其深刻的根源是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和感情。所以,两岸问题表面上看是政治问题,但也是文化问题。与打造两岸经济利益共同体相比,建构两岸共同的文化认同的任务更为复杂艰巨。由此可见,解决两岸的政治冲突,不能只从政治角度考虑,还需要深化两岸的文化融合。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新时代背景下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如果过于强调资源的利用与权力的分配,过于渴求“一体”的同质化形成,我们同样会误入政治本位和政治中心主义的误区,因为任何时候凸显政治性往往都会引发民粹的躁动。如此之下,我们需要以复线的逻辑进行顶层设计,力争把看似矛盾对立的事务合二为一,以便为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寻找到最佳的路线图指引。

  (一)以文化交流推动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质,是民族身份的象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实现两岸统一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两岸在构建身份认同的范式逻辑上,要注重从自有发展到共有,从互动层次的共有知识即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内化为体系层次的集体知识(collective knowledge)。其中,共同知识的稳定性较弱,容易发生波动;集体知识则具有更高程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若是经过长时间内化,则可以逐渐成为集体无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是个体被群体文化影响固化的过程,是个体对所属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表现在从地理方位、历史记忆到民族划分的方方面面。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标志民族特性以及塑造凝聚力、向心力发挥着支撑性作用,也可以有力抑制“台独”势力“去中国化”的阴谋。因而未来两岸更应该通过加强文化交流,厚植合作基础,增强民众互信,从两岸敌对关系向竞争关系、再向朋友关系和家人关系迈进,努力追寻两岸友善度和亲密性达到理论最高点的“两岸一家亲思维”,因为中国人向来注重“有国才有家”的家国同构思维模式,两岸一家的背后必然要以两岸同属一国为支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