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中评关注:赵穗生谈中美关系五大重要变化
http://www.CRNTT.com   2019-07-30 00:12:49


讲座现场(中评社 海涵摄)
 
  赵穗生认为,这样一种矛盾积累所导致的中美关系的危机,要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也就是说,即使明年特朗普不当选,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以及矛盾所积累到今天所产生的危机仍然有可能持续下去,只不过是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出现。至少从美国这方面来说,它对中国对抗性的政策会延续下去,只不过表现形式有可能会不一样。

  其二,目前,中美两国所出现的危机绝对不止一两个问题的冲突,中美之间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过去中美之间的矛盾经常是集中在一个或者是两个领域中,比如台湾问题,人权问题,或者当年的最惠国待遇问题等,双方往往只是针对一两个问题产生危机。所以面对危机,两国可以集中精力来处理这一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具体问题上去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说哪怕具体问题没有解决也不会影响整个中美关系大局的发展。

  “而目前,中美两国所出现的危机绝对不止一两个问题的冲突,中美之间同时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赵穗生说,现阶段,中美之间的任何一个矛盾、冲突和其他方面的矛盾、冲突都是搅在一起的,某种程度上几乎是同时爆发的。“很多人说特朗普只关注贸易问题,最近几天,他也开始关注新疆问题了。”美国在这些年跟中国的交往中,渐渐感到他们同中国的矛盾不仅仅来自于一个或者是两个方面了。美国整个的对华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达成了一种共识,即,“美国跟中国是全方位的矛盾和冲突“,双方不是哪一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以后这种冲突就可以解决了,而是要加以整体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中美关系也变得日益复杂了。

  其三,当前,美国鸽派的声音已经很难在决策中反映出来。过去在美国跟中国发生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总是有鸽派和鹰派之间的辩论或者较量,而较量的结果总是鸽派战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对华政策的主轴就是接触,只要接触,彼此之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解决。虽然在中美的一些短期危机中,鸽派有时候会处于守势或者是劣势,可是最终鸽派会胜出,其主张的跟中国接触的声音最终还是会在决策中反映出来,并且成为多数。因为鸽派实际上是一个联盟,是各种力量(包括学界、商界、美国政府中对华政策的一些官僚体系,科学界、学术界等各个方面的人士)的结合。而鹰派总是处于少数人的位置,主要是国防、安全、军人以及国会里面的一些比较强硬的保守派。很多年来在美国对华政策中,鹰派和鸽派的分野很清楚。

  赵穗生坦言,现在鸽派在公开场合几乎没有人敢说话,即使是站出来为“同中国接触政策”辩护的人也是战战兢兢,而且要做很多铺垫。鸽派在这些年当中完全属于守势。此外,在2015、2016年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在对华态度上也保持着一致——对华强硬。而且,“对华强硬”的看法已经燃烧到了美国社会中。哈佛大学最近的调查显示,美国对中国有正面的看法的人的比例下降了12%。在美国媒体中也很少能看到对中国正面的报道。此前,芝加哥的一个调查种,也有超过了50%将近60%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美国的对手”。因此,整个美国社会的对华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虽然这并不是完全的共识,但却是大多数的想法,或者说是两党的共识。这种情况很令人担忧。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