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罗海成:福建加快第一家园建设 推融合示范
http://www.CRNTT.com   2019-06-23 00:08:08


 
  其次,从重点区域迈向全区域融合发展。罗海成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把福建建成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因此,福建不仅要在福州、厦门、平潭等对台前沿地区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而且要在全省打造全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格局。要根据全省各地的特殊地位和对台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和智慧,探索两岸融合发展的地方道路。

  他认为,在全区域推进闽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要及时调研总结和复制推广融合发展新经验。一方面,要注重调研收集不同区域融合发展的成功做法和案例,当前省台港澳办和省委党校联合课题组正在推进这项调研工作,形成可以推广的经验和示范。另一方面,要对融合发展中的一些好的经验及时进行推广,例如平潭综合实验区的“一岛两标”可以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实施“一省两标”,即大陆标准和台湾地区标准在福建省内包容共存、互认互通,增强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融合发展。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复制推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两岸融合发展实践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为在更大范围作出融合发展示范做好充分准备。

  罗海成说,在探索融合发展新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做好不同区域之间的政策统筹与协调,避免区域之间出现政策冲突或政策不协调的负外部效应,要统一行动,把握方向与节奏,全面、全区域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探索。

  第三,做好第一家园建设成效科学评估。罗海成表示,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第一”是对福建“特殊地位”的明确定位,体现了福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特殊地位,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对台工作的殷切期望。

  他认为,第一家园建设要在科学评估体系设计、全程实践评估方面,落实落细,要借鉴经验深化实践,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先行先试,不断形成新的经验,作出新的示范,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全面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在第一家园建设评估方面,要提高认识,加强研究与设计。两岸融合发展体现在经济、社会、文化、政策、制度等不同领域,既有看得见的外在层面,也有看不见的心理感受;既要评估地方客观政策及其效应,更要评估两岸同胞的主观心理评价。因此,评估指标体系既应有硬指标,还应包括软指标;既应有客观的统计数据,还应包括主观的调查数据;既有便捷性成本的有形因素,也应包括人文情感的无形因素。

  二是,建立全程性的政策实践评估。两岸深度融合发展既涉及非常广泛的政策面向,同时也涉及融合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探索融合发展新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达成融合发展效果的最优化。建议采用PDCA循环理论管理方法,在推进融合发展过程中,把融合发展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进一步解决,并对这一流程进行全程性的效应评估,切实提高融合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是,借鉴经验全面推进融合发展。第一家园意味着是台胞台企登陆的首选。从狭义上来说,“第一”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排他性、竞争性的;从广义上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是相互促进、努力争先。

  最后,罗海成总结说,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注重实效,避免表面与无感。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中指出的,“要在对台工作中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善于听取台湾同胞呼声,确保推出的惠台利民政策和措施能有效回应台胞台企的重要诉求,为推进深度融合发展找准目标指向与动力源泉。另一方面,要注重创新,形成合力与特色。要在区域比较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其他区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福建处在两岸融合发展最前沿的区域优势和政策优势,在两岸融合发展上探索新路、做出示范。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