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构建向北开放新高地
http://www.CRNTT.com   2024-02-11 16:40:47


 
  陈菊花创立的木材加工厂地处绥芬河边境经济合作区内,工厂内木地板堆放整齐,犹如一座座小山。陈菊花告诉记者:“临近春节,工人们正在抓紧盘库清点。今年订单比2023年又有所增加,正月初六就要开工生产。”

  “我们构建了跨国产业链条,从木材采伐、粗加工、进口、深加工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能做到成本、风险管控,2023年企业营收额超过了1.5亿元。”如今已是绥芬河和生荣经贸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菊花告诉记者,木材行业里做全产业链的企业不多,她要凭借资源优势、制造优势加速推进企业发展,同时也为东北振兴贡献力量。

  陈菊花在绥芬河实现了人生出彩,她感受到东北的营商环境正在日益变好:“你看我们租用的标准厂房带暖气,每平方米年租金才要100元,比南方同等类型厂房便宜很多。同时这里人工成本较低、交通便利,还享受各类优惠政策叠加,企业在这里扎根发展大有可为。”

  在陈菊花办公室内,摆放着两个孙儿的照片。2022年,在陈菊花的动员下,她的儿子、儿媳也从浙江来到绥芬河,参与企业管理工作。“离开两个儿子到绥芬河工作很不舍,但作为‘厂二代’,我们要发扬浙商吃苦耐劳的精神,把企业做大做强。”“95后”的儿媳妇管露露说,绥芬河地处开放前沿,做跨境贸易、口岸落地加工都非常有优势,加之东北振兴国家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企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我希望通过三代人的努力把企业做成百年企业。”管露露憧憬着未来。

  作为口岸城市,绥芬河曾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吸引大批外来“淘金客”、创业者,福建、浙江商会会员最多时超过4000人。但作为传统商贸城市,受内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如何推动口岸城市转型发展?绥芬河提出要改变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现状,推动贸易和加工并举、境内和境外联动、口岸和内陆协同,打造木材、水产、食品加工及清洁能源等一批产业项目,发展产业集群,做强“头”在境外、“尾”在境内的全产业链经济,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