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中国式现代化
http://www.CRNTT.com   2023-11-19 09:34:23


   
  现代化的绿色发展之路
  
  文章称,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大都经历了对自然资源肆意掠夺和生态环境恶性破坏的阶段,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中国人均能源资源禀赋严重不足,加快发展面临更多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这决定了中国不可能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点。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自然价值和增值自然资本,就是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同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内容更加广泛,人们期盼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乾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推动绿色发展,一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三是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使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四是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的开放发展之路
  
  文章强调,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推动现代化建设,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把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需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相应的措施包括:扩大市场准入,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全面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促进公平竞争,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二是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打破技术封锁,进行开放式创新是一个可靠路径。要着力引进创新资源,尤其是创新人才,在处于国际前沿并引领产业创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对此,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尤为重要,要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三是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现在,中国参与国际循环的竞争优势有所变化,需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四是在开放中统筹发展和安全。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
  
  现代化的共享发展之路
  
  文章认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不是在实现现代化后再去推动共同富裕,而是要同步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共同富裕。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现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在新征程上还需进一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维护社会公平,更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相促进、相统一。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推动共享发展,既需推进包容性发展,又需持续深化改革。
  
  在推进包容性发展方面,针对城乡、区域差距,要采取有效措施,尤其要关注农村地区和后发地区的发展;针对行业间收入差距,需基于市场对各个行业的客观评价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针对人力资本水平差异造成的收入差距,需加强教育培训以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在持续深化改革方面,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一是发挥好初次分配的基础性作用,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探索多种渠道增加中低收入群众要素收入,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二是发挥好再分配的调节作用,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其在城乡、区域的均衡性和可及性,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三是完善第三次分配机制,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总之,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