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苗岭深处,有颗“金钉子”
http://www.CRNTT.com   2023-02-20 10:47:28


 意识到,八郎村的这个剖面,或许藏着一颗“金钉子”。

  从1990年开始,赵元龙团队正式开启对“金钉子”的探究过程。岁月悠悠,沧海桑田,要在规模庞大繁杂的化石群里,找出界线标志化石,没有捷径可走。“用最‘笨’的办法,按厘米精度对岩层进行连续取样。”赵元龙说。为了不耽误研究进度,赵元龙和同事干脆住在了刘锋家。无论寒冬酷暑,都不能阻挡他们测剖面、找化石的步伐。

  1997年,赵元龙团队提出将多节类三叶虫——印度掘头虫作为寒武系第三统的首现化石。4年后,团队又在乌溜—曾家崖剖面凯里组底部之上52.8米处,精准确定出印度掘头虫的首现层位,幷提出这一层位可作为中寒武统的起点。

  博弈,“金钉子”终被嵌入苗岭

  找出一颗“金钉子”,如同在记录地球演变的史书上插进了一枚金色书签。这既是国际学术话语权的争夺,也体现了综合国力。长期以来,找寻“金钉子”一直是国际地质学界竞争激烈的课题,它的确立和审批是个漫长且充满挑战的过程。

  赵元龙和团队提出将印度掘头虫作为中寒武统标志性化石的构想后,外界很快就有了反对的声音。有国外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方案,幷得到了一些支持。

  “必须要主动让国际上了解幷接受我们的标准。”作为研究团队的牵头人,赵元龙广泛邀请国内外10多个科研机构的专家共同参与,推进课题研究。为方便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他在年近古稀时从头学习英语,尽全力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中提升影响力。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