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岛内“台独教育”发展演变与对青年“国家认同”的递进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23-03-28 00:21:08


 
  (二)台湾青年中国史观出现严重扭曲与变异

  在历史哲学的视野中,历史的整体性首先在于历史意识的整体性,也与作为人类认识的结果、历史意义密不可分。通过教育传递本民族的历史记忆,使民众在正确的历史认知中丰富对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产生对于民族共同体的归属感,是民族认同建构的重要路径。⑧纵观台湾“台独”教育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整体历史的断裂和缺口。

  在李登辉与陈水扁时代“同心圆”教育观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史观”让位于“本土史观”和“台湾史观”,强行割断中华民族的历史血脉,很大程度上使台湾民众的历史认同构建呈现出矛盾而复杂的特殊形态,紊乱了其对于民族历史的认知,幷逐渐脱离中国历史的内在联系。一方面导致台湾青年对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持续性断裂,从最根本上阻断了两岸作为文化共同体的情感记忆,继而发展为对中华文化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的逐渐淡漠,“两岸一中”的中国国家意识蜕变为“台湾主体意识”,为两岸和平统一前景蒙上阴影。有岛内舆论认为,当前全世界热衷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与历史,在全世界追逐华人商业与文化事业,通过熔铸传统与现代进而创造出无数动人的文创产业之际,岛内“台独”势力却忙着将政治黑手伸入校园,罔顾专业地以政治肆意凌驾教育;长此以往,将毁掉台湾青年的竞争价值,使他们只能困守岛内,失去世界竞争力,最终将造成台湾未来的人才浩劫。⑨然而这种历史缺口因由少数当权者所利用和把持,使广大台湾群众埋没于历史真相之中,无疑反映了台湾问题日益复杂之形势。甚至在社交网络平台,不时发现一些台湾青年竟认为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在荷兰、日本或在美国的现象,更值得我们深思。

  (三)台湾青年中华民族意识与认同严重缺失

  民族认同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历史结晶,具有很强的持久性与稳定性,两岸之间文化交流在缺少民族认同的基础上就等同于在未对传统文化正确吸收与继承的前提下空谈文化。⑩两岸文化本是一脉相承,可民进党再度执政以后,沿袭李陈时期的“文化台独”思维与政策,以“去中国化”为基础,鼓吹“一边一国”思想,蓄意剔除台湾青年一代骨子里的国族基因,利用法律赋予的权力排挤任何与中华相关或具有中国元素的标志或符号,不仅造成了台湾同胞意识形态的进一步“独化”,更形成了一种民族认同感的缺失,重挫了台湾青年丧失基于中华文化的竞争优势,给两岸和平统一造成了严重阻碍。

  在两岸积极推动《柏杨版资治通鉴》出版时,柏杨的遗孀张香华却断然拒绝将柏杨著作《丑陋的中国人》摘文选入初中一年级的国文教材,幷正式向两岸出版商声明:“依柏杨生前交代,如今将永远停止发行《丑陋的中国人》。”张香华直言,不同意授权现在的教科书摘录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一大原因,在于对现在台湾教育和新课纲“去中国化”甚至“反中”的无法苟同,她指出:“在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的情况下,即便读了柏杨的文章,又怎能领会柏杨的精神?”

  张香华尤其痛指如今的国文、历史教材,删减文言文,以“东亚史”观点取代“中国史”,根本是执政者“去中国化”的教学策略,没有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与认同前提,她认为收录《丑陋的中国人》其心可议,担心“利用其书名来辱华”。因此虽自2016年以来持续收到教科书的授权邀请,她一律拒绝。

  三、台湾青年狭隘主义与反智主义萌发与蔓延

  政治权力的介入对教育的影响至深,而教育改革政策的推动其实是一种权力的强制和霸道形态。“台独”分裂势力利用教育与政治的互动关系,通过操纵教育的主导权,尤其是教科书的编撰权,藉“台独教育”达成其思想、文化与政治等全盘“台独”目的。从“同心圆史观”到“台湾经典古文”,新课纲的反事实和反智主义叙述必强化台湾青年的认知消解。而此种叠加了政治权术的“台独教育”不仅使得台湾的历史教育深受其害,也同样荼毒了台湾一代代青年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长期以来,台湾“独派”深谙洗脑教育是宣扬“台独”史观最便捷的方式,不遗余力地操纵“台独教育”在岛内横行20余年。这种肆意掺杂了“文化内涵”的“台独”政治霸凌教育以渐进方式培植台湾青年“台独建国”的文化基础和心理基础,严重误导了部分台湾青年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和统“独”立场,破坏和摧毁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对于民进党及执政当局来说,“反中、反共”是它的政治底色,从内到外谋求渐进分离是其阶段性的任务,“谋独”是它处心积虑的目标。如在台湾内部,民进党当局通过行政组织改造、文化立法、教科书修改,基本完成了岛内文化、社会、意识形态层面与大陆分裂的铺垫性基础工程。这些举动无疑疏解了台湾青年的内心防范,沉迷于民进党蓄谋的一场“意识战”中,此间美、日等国与民进党的纵横捭阖迷惑了新生代尚未成熟的心智,导致社会出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典型表现,破坏两岸和平发展与友善往来,陷于“西方价值”与“反共抗中”的窠臼中,造成狭隘的地方民族主义和浅薄的反智价值观。

  四、台湾青年出现严重的亲日情结与错误的认知窠臼

  日据时期,日本殖民当局施以高压、多元、系统化的同化政策,对台湾宗教、风俗、公共卫生、教育、文化管控等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强制建立起日本化的社会生活规范,幷逐步将其与世代延递结合在一起,最终使得台湾民众生活“日本化”,甚至产生了畸形的“皇民化情结”。

  在台湾光复之后,也不免出现历史重蹈覆辙的事态。1994年李登辉发起的“教育改革”贯穿了“反共、反中、亲日”三大主题,删除了两岸早期历史连接,淡化、忽略甚至扭曲台湾同胞反对外来侵略,尤其是反抗日本侵略与殖民统治的斗争和台湾光复运动,出现日本殖民统治不但无过反而有功的谬论。岛内的“台独”势力也不遗余力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不仅绝口不提二战时期日本在台强征士兵和慰安妇的种种军国主义恶行,还刻意宣扬所谓日本对台湾现代化建设“有贡献”。其中对于日据殖民所带来的客观发展我们无须否定,但过度宣扬日军功绩和歪曲史观是堂而皇之的。善于操弄政治生态的民进党也紧抓这套“法理”话术,制造“民意”舆论。近日,国民党前副秘书长蔡正元在社交媒体发文痛批在天津出生长大的日本记者矢板明夫整天在台湾鼓吹“亲日反中”。而其实际是吃中国大陆奶水长大,在台湾混的“假日本人”。这种现象也层出不穷,正如在韩国与台湾对于打造纪念日本前首相安倍的铜像做法上大相径庭。韩国安置了前日本首相安倍向慰安妇下跪道歉的铜像,而台湾的各地绿营人士却掀起破除蒋公铜像的歪风,幷弃置不顾。有些人为能让皇民及湾生后裔将其当神一般膜拜,还自动踊跃捐钱,幷对立安倍铜像表示敬意,同时邀请“监察院长”陈菊前往剪彩致敬。这无疑是一种政治术语,更折射了民进党对于亲日烙印的肇建和利用。但影响深远的是这些潜移默化的灌输使得台湾青年在际代更迭的家庭观念影响下和社会驳杂的主流意识里难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导致台湾青年对于“中国人”认同还是统“独”认同都呈现此消彼长的现象,造成了当代台湾青年严重的亲日现象,不利台湾年轻人的心智和台湾社会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张蕾:《台湾青年“国家认同”研究--以“首投族”为例》,《台湾研究》,2018年第4期。

  ②陈星:《当前台湾青年的国家认同现状与问题建议》,《中国青年研究》,2016年第2期。

  ③崔萍:《台湾教育改革纵论》,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④主要内容参见台湾“国立编译馆”1997年出版的“认识台湾历史篇”、“认识台湾社会篇”、“认识台湾地理篇”。“认识台湾”在2002年“九年一贯课程教科书”推出后停止使用。

  ⑤资料来自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

  ⑥谢大宁:《台湾历史课纲所牵涉的认同问题及其发展》,《台湾研究》,2015年第4期,第6页。

  ⑦张亚中:《和平发展时期的两岸治权关系:1+1=3》。

  ⑧李家新:《台湾教育政策变迁及其民众“国家认同”的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7年第1期。

  ⑨王子旗:《“台独”史观教育毁掉台湾青年未来》,两岸关系,2019年第9期。

  ⑩周晓丽、傅开:《去中国化背景下两岸文化交流的思考》,《社科纵横》2018年,第5期。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23年2月号,总第302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