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亚洲经济有增长底气和韧性
http://www.CRNTT.com   2023-01-16 08:34:55


   
  日本和韩国除了老龄化严重等长期问题,还面临企业成本上涨、公共债务扩大和出口增长遇阻等中短期问题。如不能排除外部政治干扰,积极与亚洲各国开展务实经济合作,其2023年经济增长将面临较多挑战。亚洲开发银行对日本和韩国2023年的增长预测分别为1.3%和1.5%。
  
  文章指出,2023年亚洲经济增长也面临着三大挑战,但亚洲地区拥有极强的韧性,或许能顺利克服这些难题。
  
  一是美欧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出口增长困难。受供需两方面因素影响,美国和欧洲正经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美欧货币当局采取少有的紧缩货币政策稳定物价,却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总需求,使经济衰退概率大增,也给高度依赖出口的亚洲经济带来巨大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3年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速分别祗有1.0%和0.5%。不过,美欧高通胀在2022年底逐步见顶回落,2023年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的空间有限,市场焦虑有所缓解。此外,中国经济回升会给亚洲各国出口带来新增长点,特别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一体化机制作用下,亚洲内部大市场的重要性将逐步提高。
  
  二是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带来的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2022年乌克兰危机将能源和粮食等大宗商品的全球价格推至高位,企业生产成本上升使各国面临极大的通胀压力。乌克兰危机呈现的长期化趋势可能会使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对亚洲各国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构成冲击。但亚洲内部能源合作和交易较为发达,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相对较低,且本身种植大量小麦,水稻在粮食中的占比较高,大多数国家在乌克兰危机中的政治立场中立,受俄乌冲突的直接影响较小。但也要警惕乌克兰危机可能的扩大化对亚洲经济增长造成的间接影响。
  
  三是地缘政治问题给亚洲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必要干扰。美国正致力于开展大国竞争战略,积极在亚洲操弄、炒作地缘政治议题,试图挑拨亚洲国家间的关系,分裂亚洲经济一体化合作,给亚洲经济增长制造额外干扰。但绝大多数亚洲国家聚焦发展与合作,无意选边站,更不可能为域外国家的一己之私牺牲自己的大好发展前景。经过几十年努力,亚洲各国已形成高度的政治互信,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诸多高水平的经贸合作体系。比如RCEP以及最新建立的中国与海合会战略伙伴关系等都是亚洲全方位合作的典范。亚洲有能力、有韧性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和氛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