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北交所进入战略发展窗口期
http://www.CRNTT.com   2022-08-11 09:20:17


 
  可喜的是,目前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均已入市,超500只公募基金加速布局北交所。境外投资者也对北交所十分关注,部分资金已通过QFII、RQFII参与市场投资。中介机构加大投入,初步形成了一批深耕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服务的特色券商。

  尤其备受实体经济关注的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由创新层公司产生,维持新三板基础层、创新层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层层递进”的市场结构,实现北交所和新三板的联动发展,形成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成长路径,其重要特色是按需、小额、多次的接续融资机制。

  截至7月底,新三板挂牌公司6719家,总市值2.15亿元。北交所上市公司公开发行累计融资222亿元,单次融资从0.4亿元至17亿元不等,平均每家融资2亿元。这些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期间平均进行2次定向发行融资,单次融资5000万元左右,上市后已有6家启动再融资。

  “可以把北交所和新三板联动发展,理解成建立一套输送水资源的水利系统,这是一整套包含江河湖泊的四通八达、星罗密布的水利灌溉系统。”张可亮表示,通过小额、快速、灵活的投融资机制,迅速将巨大的流动性化整为零,大量的挂牌企业迅速通过低市盈率、低融资额的融资,实现自动分层,发行市盈率低,融资额低,但是量大面广,资金直接进入实体经济。

  “现在的北交所对沪深市场跟跌不跟涨,说明还是市场深度不够,投资机会不丰富,也没有形成板块效应。祗有当上市企业数量多了,才会形成龙头。”接近北交所人士告诉记者,这就是北交所为什么要上规模的逻辑。上规模就是要更快更多地发行优质企业,引领市场的建设。在全球市场,指数化投资是趋势,北交所的指数产品也不遥远了。但是一个前提是上市公司的供给有更多的态势,才能上指数产品,同时也解决了个人投资难问题,市场活力和韧性也会增加。

  当然,上规模要处理好量与质的关系,始终要严把质量关;处理好单一与多元的关系,在行业类型、精准度和包容度上着力;处理好快与慢的关系,北交所上市都是“熟瓜”,其实从新三板挂牌起就是排队,只要严格遵守新三板规范,健康成长,上市的确定性非常强;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创新型中小企业不一定永远都小,北交所的未来也能出现大企业。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