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及其世界意义
http://www.CRNTT.com   2022-07-06 08:45:28


 
  世界意义

  文章指出,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农业现代化道路和模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农业现代化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即以美国、加拿大等为代表的规模化农业模式,以日本、荷兰等为代表的精细化农业模式,以及以法国、意大利等为代表的高值特色农业模式。这些模式尽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但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中国拥有数亿农民,“大国小农”是基本国情,立足自身国情,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本身就是一个模式和理论创新,有利于丰富和发展世界农业现代化理论。这一道路还将为世界农业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广大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首先,中国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了世界农业生产率增长,为加快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按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DI)中的数据,2019年中国农业劳均增加值约为5609美元(含农林渔业,2015年美元价),比1991年增长了约4.87倍,而同期世界平均增长约1.80倍,中国所在的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增长了约3.25倍。这期间,若以世界平均水平为100,中国农业生产率相对水平由66.3%提升到139.0%左右;若以中等偏上收入经济体为100,中国农业生产率相对水平由67.2%提升到92.8%左右。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快速增长对世界农业生产率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发展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将进一步大幅提升中国和世界的农业生产率,由此加快世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其次,中国高度重视粮食问题,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早在2013年,中国就提出“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到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多年超过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按稻谷和小麦计算的口粮自给率近年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作出巨大贡献。

  还要看到,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绿色兴农,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快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推动农业减排固碳和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和强度持续下降,而利用率则不断提升。在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实现农业绿色化转型,将有利于推动世界农业绿色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供应,并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将有利于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2020年,中国乡村常住人口仍有5亿人左右,农业及相关产业就业总量规模大、所占比重高。加快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进程,将意味着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增收贡献率,由此将增进中国农民福祉,促进世界总体福祉水平的提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