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千年变局中观照振兴中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http://www.CRNTT.com   2022-01-02 00:10:55


台湾问题因民族的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解决。
  中评社╱题:从千年变局中观照振兴中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者:李海燕(广州),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院教授

  【摘要】在当今国际风雨激荡的大变局下,中华儿女纪念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重温中山先生对欧美列强的评价和他对时局的判断,尊崇他“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主张。当今世界风云突变,对于具有古老文明的中华民族而言,依然还是一百多年前那场千年大变局的延续,祇是经过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奋发图强,中国的和平崛起改变了霸权主义横行的世界格局,面临百年未有之变局关口,各地方、各民族、各党派面对未来会何去何从?

  一、历史的溯源: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孕育走向共和的辛亥革命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也是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回溯历史,孙中山等先贤们何以开始他们救国图强的革命道路?

  (一)千年变局中列强侵略迫使中国走上外发内生的变革图强之路

  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一直处于世界文明的前列,灿烂的东方文明是世界农业时代的典范。在西方经由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航海时代、产业革命走向工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以来,中国却在郑和下西洋之后进入全面的闭关锁国,仅留广州为代表的华南沿海进行通商和对外交往,仍能以中国的文化自信和大国地位通过丝绸、茶叶、瓷器等出口参与世界贸易,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清政府的腐败、专制和内斗以及国人的封闭和对传统文化不分良莠的固执,全国上下都未认识到工业革命和国际市场引发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而列强则步步紧逼,以倾销鸦片打开了中国经济贸易的大门,毒品的危害引发了“三元里抗英”和鸦片战争。在西方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恶性竞争的殖民掠夺影响下,中华民族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启了艰难而屈辱的现代化历程,持续至今。列强的坚船利炮和强权外交使得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从澳门,到香港,再到台湾、广州湾,中国从封闭的天朝上国陷入丧权辱国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正如晚清名臣李鸿章1874年给同治皇帝的奏折上所言:“夷自海来,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也,数千年未有之强敌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积极探索救国图强之道。从林则徐到康有为.梁启超再到孙中山,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再到辛亥革命,从器物层面的师夷之长技到生产力变革,再到制度变革与思想变革及生产关系变革,其中的杰出人物就是领导辛亥革命的孙中山先生。

  (二)日本入侵台湾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直接动因

  正是受到1894年日本侵略朝鲜、中国爆发甲午战争的刺激,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兴中者,就是振兴中华,针对内部“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外部“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鲸吞蚕食”,决心“拯斯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1〕,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2〕。第一次向中国人民提出了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国的纲领。《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除了巨额赔款,更向日本开放通航通商,各国工业品、传教士藉机大量涌入,1897年德军强占胶州湾,俄罗斯、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列强亦随即武装争夺殖民地,列强掀起了瓜分大清帝国的热潮,甚至于1900年英、俄、日、美、法、德、意、奥八国组成联军侵华,在各地烧杀抢掠,激起人民抵抗,而满清的腐败和对外软弱使中国进一步滑入殖民地深渊。1905年,中山先生在东京将兴中会与光复会、华兴会合幷为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3〕,幷在其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4〕。中山先生十分重视日本殖民统治下的祖国宝岛台湾,先后三次到台动员革命。第一次是1900年9月28日,中山先生化名“吴仲”从日本神户经马关抵基隆再到台北,建立临时指挥中心策划广东惠州起义,逗留42天。1912年“中国革命党”台湾支部成立。中山先生从上海南下广州指挥“讨袁”,与胡汉民一同路过日本在台湾短暂停留,为台湾同胞和有关友人留下“博爱”、“同仁”等墨宝,会见了台湾和大陆在台的一些革命党人。1918年6月上旬,“护法运动”失败后由广东汕头取道台北东渡日本途中稍留,为其第三次到台〔5〕。台湾成为中国民主革命活动的重要基地,台湾的反殖民运动也是中国国民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

  (三)辛亥革命终结中国帝制建立现代共和国家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枪声震撼祖国大地,各省纷纷闻风响应,湖北军政府成立,改国号为中华民国。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携六岁皇帝在养心殿举行最后一次朝见仪式,颁发逊位诏书〔6〕,满清政权在革命浪潮冲击下土崩瓦解。中山先生于12月下旬从美国回国,17省代表以每省1票的方式得到16票赞成1票反对的结果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年)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就职。他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亦同此”,强调五族共和〔7〕。辛亥革命推翻了267年的清朝统治和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共和政体。

  二、目标的传承:从振兴中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脉相承

  孙中山先生期望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和谐社会,以“博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为己任,实现中国和世界文明共享,共同进步,建立一个大同世界,造就和谐安康幸福的人类社会。他开创的中国革命事业延续至今,从振兴中华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脉相承,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想。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都高度评价中山先生的历史功绩和与时俱进的历史传承关系。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孙中山诞辰90周年发表文章纪念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高举中山先生的旗帜。邓小平在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上提出从鸦片战争起,从西方,日本再到俄国,中国有识之士包括孙中山都在寻求中国的出路。江泽民主席在199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30周年大会讲话和2001年辛亥革命9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提出“孙中山代表着一个时代”;胡锦涛主席在200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强调“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评价“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毫不妥协同逆时代潮流而动的各种势力进行斗争。他坚决反对军阀分裂割据,坚定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和国家完整统一……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8〕。

  2021年10月9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纪念大会上再次强调: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辛亥革命志士的愿望,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

  三、路径的优化:从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中国

  1、中国特色的三民主义启蒙了民智,但未能统一中国和振兴中华

  孙中山先生为中华儿女勾勒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但在实现过程中历经波折。中山先生考察各国政体和发展状况后,不是照搬西方的资本主义道路,提出的三民主义有其独特的理解。在方法论上,中山先生主张实行“开放主义”,“发扬吾固有之文化,且吸收世界之文化而光大之,以期于诸民族幷驱于世界”。在具体选择上,1906年他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演说中作了这样的说明。他不断追问“中国过去是独立的民族国家,为什么会成为亡国之民”?明太祖“恢复中国,民族革命已经做成,但其政治却不过依然同汉唐宋相近,复被外人入侵,这是政体不好的原故……今日中国,正是万国眈眈虎视的时候……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祇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总之,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10〕。中山先生问道于世界,博采众家之长而高举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大旗,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专制,但未能统一中国,未能实现振兴中华的理想。

  2、从新三民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中国、振兴中华

  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混战、列强依然在中国大地上横行、保皇派和袁世凯复辟等,权贵不断争权夺利,欧、美、日等列强则继续瓜分中国摄取利益而没有真正平等对待中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高举民主、科学、人权、自由等大旗,从思想、文化领域激发和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面对国难,许多中国有识之士组织了不同的政党,尝试不同的救国图强之道,最为典型的就是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二大制定了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1〕。

  中山先生早期曾努力争取日、英、法、美等国援助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但均无所获,令他彻底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和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不断追寻新的振兴中华道路,进而接受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实际上,最早系统推介《共产党宣言》的就是同盟会员朱执信,他于1905年11月26日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第2号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节译了《共产党宣言》,中文的共产党、共产主义都源自他这个翻译。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以来发展迅速,在共产国际和苏联革命胜利的影响下,1923年1月1日,中山先生在《中国国民党宣言》中提出:“故吾党所持之民族主义,消极的为除去民族间之不平等,积极的为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内以促全国民族之进化,外以谋世界民族之平等。”〔12〕26日,孙中山发布《和平统一宣言》,心心念念“其为统一,则永久而非一时,精神而非形式”〔13〕。同日,他还与苏俄代表越飞签署《联合宣言》,明确“中国最紧要之问题,乃在民国的统一成功,与完全国家独立的获得”〔14〕,痛陈“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者……此不行革命方略之过也”〔15〕。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决议案》,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行两党党内合作。1924年1月20-30日,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通过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出席代表165人,其中共产党3人。孙中山宣布“重新来研究国家的现状,重新来解释三民主义,重新来改组国民党的全体”,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新三民主义”〔16〕。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完成了从会党到现代政党的转变,幷建立黄埔军校等文武革命人才培养基地。正如邓小平先生在1981年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上所说“孙中山开始就想学习西方,所谓西方即资本主义。后来,孙中山觉得西方不行了,提出‘以俄为师’、学习十月革命后俄国,开始了国共合作,导致北伐战争的胜利”。1925年(民国十四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17〕的号召,也寄希望于继续争取苏俄的帮助和跟共产党的合作。

  中山先生逝世后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幷未改变积贫积弱的悲惨地位,列强继续在中国横行,1931年的9.18事变后日本全面侵华更令大片国土沦为殖民地。包括国共两党在内的许多热血男女投入到抗日斗争,最终取得了中国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台湾也于1945年光复,但国民政府幷未利用这一契机好好建设中山先生理想中的共和国家,接收大员和军阀等贪腐、谋私利,随后发动内战,而国际上也未积极争取中国利益(当然也有美、苏等列强为其私利而轻视中国利益),等等逆流举措,令其渐失民心。蒋介石先生在阳明山总结自己失败原因时就提到有军阀、腐败、脱离人民等。经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1949年9月21-30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包括在大陆的国民党代表和各民主党派代表,如来自台湾的谢雪红、侨领陈嘉庚等,通过了《共同纲领》,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的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等为副主席。自此,中国完成了从“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到“中华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的国体和政权的承继。国名中增加了“人民”二字,表明已经从资产阶级共和国转为全体人民的共和国,开始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图强道路。这是中国人民的选择,去了台湾的蒋介石政权成为了地方割据政权。

  四、振兴的成就: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孙中山先生遗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胜利后开始进一步探索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的中国现代化道路,没有可以完全藉鉴的经验,没有西方工业革命时的内外部条件,外部世界更为复杂多变,祇能自力更生不断摸索,中间虽有波折,终经不断自我完善,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卓著,超额实现了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的擘画。包括:

  1、建立了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了租界等殖民地,和平解放新疆、西藏,抗美援朝以弱敌强取得胜利,奠定了中国独立自主的民族国家的国际地位。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以装备残破之师勇挫以美国为首的武器精良的联合国军,取得举世瞩目的胜利,获得了苏、美为代表的各国的尊重,不得不以“平等待我”。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1967次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2758号的决议,明确:为维护联合国宪章,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为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幷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台湾属于中国一部分,在此原则下处理联合国与其他国家的国际事务。此后台湾地区祇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同意的框架下以“中华台北”或“台澎金马”名义参与世界体育、文化和经济活动,随着中日建交、中美建交,至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目前已近200个。这是依据国际法完成了中国国体和政权的法理承接,也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