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年 汪道涵与中评
http://www.CRNTT.com   2022-01-13 00:14:28


2008年6月27日,中国评论通讯社高层访问团在台北拜会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时侯,社长兼总编辑郭伟峰向连主席介绍了关于建立“两岸共同媒体”的进展情况,并对连主席的关心与支持表示感谢。连主席听完介绍后指出,当前是网路时代,网路媒体对两岸资讯广泛与及时的沟通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他对中评社构建“两岸共同媒体”表示赞赏,并为中评社亲笔题名:“中国评论 两岸共同媒体”。
 
  四,实践之二:在两岸关系的新闻舆论传播中高举理性旗帜 

  24年来,在《中国评论》月刊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创办了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中国评论通讯社、中国评论新闻网、中评智库基金会,与时俱进,媒体机构与传播形式在发生变化,但是,按照汪道涵会长的理论指引,在两岸关系的新闻舆论传播中高举理性旗帜,是我们从未改变的初衷。经过24年的努力运作,中评社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有效开拓:

  一是开拓创建一个新型的网络通讯社。我们提出的网络通讯社概念是传媒历史上的首次。在2005年即做到了网社合一,直接传播。利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打破了过去传统的通讯社只能够靠第二渠道间接传播的重大局限。同时利用网络特征进行新闻采、编、发,并且以服务网络媒体、自媒体及其受众为主。其实,这是在汪道涵会长的提示下进行的。大约在1997年底,汪道涵会长在一次的谈话中对我们说,今后要通过网络来联通两岸资讯,还可以供两岸的专家学者在网上沟通。为此,我们进行了为期至今达24年的两岸新闻传播实践与创新。

  网络通讯社这一概念是中评社第一个提出、第一个加以实践、并且是第一个成功的。网络通讯社与传统通讯社的最大区别是:1,生于网络时代,成于网络科技,服务于网络媒体与网络读者,兼顾传统媒体。2,以数据传播为重要的特征。数据传送纯粹指技术,数据传播则包涵新闻传播性质。3,在即时性与容纳性、穿透性方面,达到了大众传媒的历史之最。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