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两岸双向交流三十年 汪道涵与中评
http://www.CRNTT.com   2022-01-13 00:14:28


2010年12月13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在澳门发表演讲时表示,两岸新闻交流打破了两岸关系的坚冰,两岸新闻交流的一小步是两岸交流的一大步。他还特别提到中评社的成功经验,指出中评社是一个由两岸四地集中力量创办的一个媒体,从杂志开始,到通讯社,再到网络,向一个新闻集团的方向发展,反映了两岸四地新闻媒体未来进一步合作的方向。他引用毛泽东对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评价“方向是正确的、事业是成功的、艺术是好的”送给中评社,高度赞赏中评社的模式是成功的。(中评社记者摄)
 
  1,《中国评论》月刊在两岸关系领域中力求达到四个突破。

  第一,《中国评论》月刊是创刊之初即成为努力扩展大陆对台政策内涵的月刊,提倡两岸关系政策层面的思想解放,在当时是独树一帜的。两岸关系理念创新需要迈出第一步。所谓“破茧而出”,“茧”不破,理念是无法创新的。《中国评论》月刊发表了大量的创新观点。当时的“年少气盛”之为,至今回忆仍然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第二是《中国评论》月刊努力构建为两岸唯一一个包容红、蓝、绿、白意见的思想交流平台。在《中国评论》月刊最早的几期里,多位民进党的重要专家都撰写发表过文章。可以说,这些人的文章在《中国评论》月刊早期就已经“登陆”了。而在后来创建中评网、中评社时,同样没有放弃这个立场。大批的蓝营与绿营专家学者参与了《中国评论》月刊、中评社主办的研讨活动。构建促进红蓝绿白交流思想和观点、缩小分歧、寻找共识的思想平台,这一使命,必须达成。 

  第三,《中国评论》月刊打破了40多年来两岸关系背景的报刊不得入岛的禁忌,成为了一本两岸同时发行的兼具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杂志,也是第一家可以在两岸公开销售的杂志。2000年4月,《中国评论》月刊在民进党执政初期被批准入岛。民进党历届陆委会及各个相关部门给予《中国评论》月刊支持。两岸之间立场观点有不同,但是大家彼此之间还是存在回归理性的空间,这在中评社也得到了持续的验证。

  第四,《中国评论》月刊与时代共同进步,承载了两岸关系理论创新以及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理论架构与内涵的讨论与交流责任,是两岸之间最重要的思想平台。实践出真知,两岸关系的理论创新从未停顿过,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繁荣、开放和包容的创新时代。《中国评论》月刊、中评社与这样的时代大趋势同步而行。《中国评论》月刊、中评社在丰富和平发展、融合发展理论内涵的过程中不但没有缺席,还成为了重要的承载思想、创新思想的平台。作用于和平发展、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的媒体价值。

  记得当年汪道涵会长把《中国评论》月刊当作自己的孩子,每逢友人总是问道:“你看了《中国评论》月刊吗?”汪道涵会长珍惜的是杂志上的文章、杂志上的思想。也记得钱其琛副总理每当看到《中国评论》月刊上的好文章,就会撕下来,写上意见,送给有关机构参考。记得有一则故事在台湾专家群中流传:上任不久的国台办主任王毅会见台湾学者,有人问道:“你看了《中国评论》月刊吗?”王毅主任立即从公文包拿出了3本《中国评论》月刊,翻开给台湾专家看,上面划满了杠杠。在台湾,《中国评论》月刊是“国家图书馆”馆藏杂志,在美国,则是加州大学图书馆收藏杂志,供各方专家学者参阅。无愧于汪道涵会长的重托,是我们的所求。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第13页 第1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